这不仅是因为英豪有钱,能抗住这种市场竞争压力,更是因为英豪有极大的dram产能消化能力。
dram的最大下游应用市场,就是计算机产业。而80年代,pc机还处于市场的导入期间。
如果从ibm推出pc机算起,其实到了现在这个时点,pc机的推出,也还不到四年。
虽然pc的应用市场增长很快,但每年出货的绝对数量,还只是处于几百万台的数量级。
受到计算机市场成长的带动,dram的需求其实一直是在高速增长的,只不过霓虹dram产能,在过去几年扩建的更快,造成了短期的市场供过于求罢了。
英豪现在可是仅次于ibm的全球第二大pc制造商,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电视游戏机制造商,每年需要自用的dram就是一个极大的数字。
英豪的dram消耗量,每年都在快速的增长,这种增长虽然不足以抵消全行业的短期供大于求,但消化英豪自己的dram产能,其实是没有什么太大压力的。
这也是陈兵敢于在去年就接下intel的dram产业,并继续在李家坡建厂的原因。
后世,许多人总结三星在dram行业上的成功,认为三星的逆市扩张战略,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三星的这种逆市扩张战略,在事后看,其实逻辑还是比较清晰的。
就是当行业陷入谷底、市场短期供大于求时,三星不仅不压缩产能,反而是投入巨资,继续大力扩张产能,等到市场回暖之后,再去赚取更多的利润。
这种策略的核心,其实是财团或政府巨额的资本支持,用资本来不惜代价的帮助三星熬过行业谷底期。
对英豪来说,这次在李家坡设厂,也是在行业市场下行期进行的产能扩张。
但英豪最大的凭借却不是巨额的资本,而是自身的产能消化能力。
因此英豪的扩张策略,远比三星那种依赖资本支持的扩张策略,风险要小很多。
只要英豪的计算机产业不崩盘,英豪的dram产业,就不会有太大的经营风险。
英豪其实到现在为止,进入半导体领域的时间也才三年,
英豪的最先进工艺制程,都是源自intel的dram业务。
因此,其实英豪的海外技术团队,现在的工作也主要是集中在dram部门。
英豪凭借计算机部门来支撑dram产业,固然让英豪的dram业务,能够稳定的发展。
但对于英豪的这些半导体精英来说,这种局面,并不能让他们完全满意。
因为对计算机产业的依赖,其实就是对dram部门重要性的削弱,长期下去,会让dram部门的内部话语权,持续下降。
尤其是现在李家坡工厂,也已经进入了试产阶段,很快就会投入大规模的量产。这可是会进一步加剧,dram部门对计算机部门依赖度的。
这当然不是,这些心高气傲的半导体精英们,希望看到的局面。
这些海外团队的半导体精英们,其实对于如何摆脱当前的尴尬境地,已经进行过多次私下的讨论,只不过却并没有找出太好的策略。
这批海外团队,这一次齐聚沪海,与内地团队交流,与内地供应商交流固然是表面的工作。
但他们其实更想要的,是与陈兵交流,确定一下未来英豪整个半导体部门的长期战略,尽快摆脱尴尬地位。
而类似的要求,其实内地的团队也有。
英豪现在在内地已经建起了两家ic厂。
其中,特区的工厂是建成最早的,主要生产电视用的ic和z80,都不算不上是什么高端的产品。
至于这个沪海厂,更是为了拉动内地的供应商,拖延了半年的建厂周期。
而沪海厂规划的主要产品,无论是fpga、还是pbh或沪海研发中心开发出的ic产品,其实都是新品,暂时并没有哪个产品形成了明显的市场优势。
赵建康和虞博士是英豪半导体部门的领头人,他们知道陈兵一直对半导体产业极为重视,也对半导体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甚至亲自去挖角了不少的技术人才回来。
但对于英豪半导体产业的整体布局,其实两人一直没有完全看明白。
之前两人也找陈兵分别交流过几次,但陈兵一直没有透露他的整体规划。
陈兵只是告诉两人,英豪的半导体团队,是多方拼凑出来,太早去讨论战略布局意义不大,先将团队融合起来才是当务之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综漫] 义勇先生的网球 北宋:只手挽天倾,我助弱宋开疆 [综武侠] 水系魔法师穿武侠 海贼之晓 被邪祟觊觎的新娘 权力巅峰:从乡镇税务局开始 虫骑 穿越高曦月享福日常 我要剑与魔法,你说起把大狙? 女主撩不成,反被撩 下堂小妾不好惹 人在高武,怒斩各大势力天骄 英雄无敌之魔法 梦倾紫宸宫 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 少年白马:李淳罡模板,一剑入神 斗罗:见证之书与绝世唐门 两晋最强修道者之问鼎天下 妾室男为,神医庶子有空间 坎坷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