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豪的海外团队,这次在沪海的交流一共进行了两周多,除了对那些潜在供应商进行了一系列考察之外,也与内地团度交流起了技术和市场的热点。
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最引人关注的,就是灯塔与霓虹的半导体争端。
早在1982年,霓虹的dram市场份额,就超越了灯塔,成为了全球第一。
而霓虹的进攻并没有停止,在过去的两年间,霓虹dram的市场占有率仍在持续的攀升,去年已经占据了全球约7成的市场份额。
而霓虹的进攻手段,也非常的简单清晰。除了dram的产品质量比灯塔更好外,也还在对大规模的发动价格战。
受到这种价格战的冲击,这两年,全球dram价格,出现了大幅的下跌。
1984年时,dram价格还在4美元一片,但进入了1985年,dram价格已经跌破了一美元的的大关,而且还在不断的下探,甚至达到了0.3美元一片的历史低价。
这个价格甚至已经跌穿了,灯塔生产厂商的制造成本,灯塔厂商按照这个价格进行销售的话,卖一片亏一片,卖的越多,亏的越多。
后世,不少人将围绕dram产业的凶狠市场争夺,形容成了半导体战争或dram战争。
而1984-1985年的这一波产业争夺,则是被当成了后来一系列战争的开篇之战。
只不过,如果仔细看待这场战争或市场争夺的话,其实与后面的几次战争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dram自从被intel商用化以来,已经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在这次产业战争之前,dram的价格一直非常高昂,获利能力也很诱人,因此已经吸引了全球四、五十家厂商入局。
不过,这个时代的dram产业整体规模,其实与后世比起来,还远称不上庞大,也没有哪一家厂商,拥有超大的产能。其实还是处于那种,群雄刚刚开始并起,草鸡互啄的阶段。
而且,这四、五十家的dram厂商,其实也大部分都是灯塔、霓虹的厂商。
至于欧洲、东亚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小dram厂,例如刚刚冒头的三星,但其实还根本没有形成什么行业影响力。
dram产业,起源于灯塔,70年代的市场竞争,其实是诸多灯塔厂商,在进行内部争夺。
而霓虹是70年代末期,才成功打入灯塔市场,也将原本灯塔的内部竞争,转变成了国际竞争。
从事后去观察,其实这一次的产业争夺,可以形容成为霓虹厂商,对灯塔有组织、有预谋的一次集体掠夺。
霓虹参与进dram产业的厂商,最有代表的就nec、东芝、日立。
这三家厂商,也曾一度联手占据了全球半导体厂商排名的前三强。
在霓虹通产省的协调之下,这些霓虹厂商并没有进行激烈的内部争夺,而是在市场策略、技术研发上,进行了大联合,集体对灯塔的dram产业发起了冲击。
霓虹在半导体领域咄咄逼人的攻势,自然早就引起了灯塔发面对注意。
早在1983年美国商务部明确认定:
“对灯塔科技的挑战主要来自霓虹,目前虽仅限少数的高技术领域,但预计将来这种挑战将涉及更大的范围”;
“维持及保护灯塔的科技基础,才是国家安全保障政策上生死攸关的重要因素。”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灯塔其实在过去的两年中,一直在媒体上,宣传霓虹的科技威胁,引导民众去反对霓虹产品的入侵,而且也开始推出了不少的反制措施。
1984年,灯塔就成立知识产权委员会,又制定《半导体芯片保护法》,开始限制本国技术外流。并从多个方面,开始向霓虹进行施压。
只不过,此时霓虹在dram产业端,已经取得了事实上的战略优势,自然不愿意功亏一篑,仍然顶着灯塔的压力,在继续大举进攻。
而到了1985年,灯塔半导体产业,就已经彻底扛不住霓虹的攻势了。
这时,灯塔的商务部也开始了亲自下场,对霓虹半导体产业,启动了臭名昭着的301调查。
历史上,就是这一时期,intel出现了严重的亏损,并不得不主动退出了dram行业。
然而,这一世的历史有了些不同的变化。
去年的时候,英豪与intel达成了协议,全盘收购了intel的dram产业。
这次交易完成之后,intel摆脱了在dram业务上的困境,被灯塔财经媒体,盛赞为英明而有预见性的业务转型。
而英豪自从接手了intel的dram业务和那些工厂之后,就一直面临着dram价格跌跌不休的外部环境。
陈兵对dram市场的激烈竞争,倒是非常的淡定,根本不在乎dram市场价格的剧烈变化。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英雄无敌之魔法 被邪祟觊觎的新娘 两晋最强修道者之问鼎天下 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 [综武侠] 水系魔法师穿武侠 穿越高曦月享福日常 我要剑与魔法,你说起把大狙? 人在高武,怒斩各大势力天骄 [综漫] 义勇先生的网球 下堂小妾不好惹 妾室男为,神医庶子有空间 梦倾紫宸宫 虫骑 海贼之晓 少年白马:李淳罡模板,一剑入神 斗罗:见证之书与绝世唐门 女主撩不成,反被撩 权力巅峰:从乡镇税务局开始 北宋:只手挽天倾,我助弱宋开疆 坎坷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