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子好奇凑近了:“庄家那个大儿子考得好啊,以后是不是要去县初中读书了?”
白老师说的,“他们家不去县里?读书。”
白老师看了眼齐老师,有?心跟村里?人打听起来:“婶子,庄家的家境,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
她们还是觉得,小同志不去县里?读初中,是因为钱的原因?。
家里没钱呢。
被问话的婆子一愣:“家境不好?”
“这怎么可能?”
婆子指了指自己身上的“保暖三?件套”,看着庄家的方向满眼羡慕:“人家庄家除了有?工人,还有?一大片苗子地呢,供销社都专门来拉的,人家工人媳妇还弄了个作坊呢,我戴的这些都是他们作坊弄的,听说今年他们作坊出了个什么毛绒鞋子,都卖到省城去了呢,家里有?钱着呢。”
这年头,盖二层小楼的都多了起来,庄家有钱那也不是“出头鸟”了。
毛绒鞋子白老师今年就买了一双,在县里?供销社好不容易才抢到的,跟她一起去的小姑子都没抢到,每天看她羡慕得很,今年她来乡下,小姑子就借她的毛绒鞋子穿了一天。
白老师走的时候还再三?叮嘱过的,不准小姑子把鞋子给她穿脏了的。
她爱惜得很,现在供销社都没货的。
谁知道竟然是他们来招生的小同志家里卖的。
齐老师更奇怪了:“既然家里?有?钱干嘛不去县里?读书,县里的师资力量不比镇上好啊。”
婆子看问不出东西来,撩了撩头发,准备走了:“也?是,不过聪明人在哪儿读书不是读,人家在村小读书就能上你们县初中读书了,在镇上读书以后不照样考高中吗。”
农村地方就是这样,你说师资力量,教?育水平,他们也听不懂,反正就觉得,哪儿读书不是读,该聪明的到哪儿都聪明,不聪明的在哪儿都考不上。
这种情况放在几十年后生“二胎”上就更明显了,年轻人是觉得要养好,走的是“贵精不在贵多”,上年纪的就不一样了,他们就觉得该多生,还说,“一个也是带,两个三?个也是带,一个养大了,两个三?个不也?养大了?”
又细数了一遍他们当年的时候,“家里四五个,不照样长大成人,还娶妻嫁人了。”
反倒是以后的年轻人,还赶不上他们那时候呢,他们那时候要养娃带娃,还要种田呢,不照样把孩子养大了,就他们年轻那会,家里姐妹不照样成人了,该嫁人的嫁人,该娶媳妇的娶媳妇,反倒是现在的年轻人,连人都单着呢。
还说,“多生两个有?什么不好,这个不听,总有个要听,这个以后不养,总有个要养。”
你跟他们说社会上的竞争,说别人都报了兴趣班,他们也听不懂,反正就说他们以前不也?这样拉扯大了吗。
齐老师被婆子这话给堵了回去,他还要解释县里的老师是什么背景、学历,学校有什么设施建筑,还有?县里有?图书馆,可以见世面,还没说,婆子已经抄着手走了。
齐老师心里?堵了口气。
镇上初中怎么可能比得上他们县初中。
白老师说:“齐老师,走吧。”
庄民国请了半天假,中午吃了饭就去厂里?上工了,庄玉林两口刨了饭,还没忘了跟工人爸爸确定:“爸爸,你别忘了我的自行车啊。”
自行车要钱要票,一台凤凰牌儿的得一百多呢。
庄民国给他买自行车,得去换票。
庄玉春恨不得明天他就有一辆自行车了。
去县城读初中跟在镇上读初中对庄玉林来说没差别,县里又不给他奖励自行车。
下午上工,庄民国去找的庄秋帮他换一张自行车票来,庄秋这里?有?时候要跟其他厂子打交道,会?有?一些工业票出来。
庄玉林拒绝了县中学的招生,庄秋也?知道了,他们村童家那个小同志家里已经被招到县中学去了。
村小成绩好的小同志也?就四个,从童家出去,两位老师又去了其他大队。
“还给童家申请了补助,一个月补助要是下来,有?五块钱的补助费。”
庄民国说:“五块钱的补助费也?解决不了多少,差一点的刚好够,差得多的这五块钱也顶不了多少。”
庄民国算过账的,在镇上读初中,就是早晚回家,只中午在镇上吃饭,一天也要三?四毛,一个月也?要十块,去县里?读书,除了学费、书本费,还有?住宿费,三?顿的生活费。
一天七毛钱,一个月也?要二十。
所以说读书,很多人家都想读书,但最后只能读个小学毕业,也?是没办法的事,根本供不起。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重生年代不做贤妻 我被暗恋对象骗婚了 (综漫同人)二代目不想再吸粉了 今天也在拉郎修罗场艰难求生+番外 与异形怪的恋爱准则[无限]+番外 白骨大圣 (综同人)我在横滨磕的cp都成真了+番外 绵绵(1V1H) 乐色(都市狗血,1V2) 古早文女主,你不配拥有+番外 异族将军偏要嫁我为妻 你再亲我一下 【穿书】沦陷纪年 豫王府的小女官 身为世界首富,我对钱不感兴趣 (清穿同人)公主驻颜有术[清穿]+番外 纸迷(病娇强制爱) 奉陪 我只想在四爷后宅长命百岁(清) 追不上的火葬场[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