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收继婚,收继婚制又称为转房婚,意思是改嫁给夫家其他男性,例如亡夫的叔、伯、儿子(女方的亲生子除外)、侄、甥等的情况称为夫兄弟婚,也包括男子续娶姐妹的婚俗妻姊妹婚。
男子续娶姐妹的行为,大多数人倒是没觉得什么不妥,但是寡妇再嫁给亡夫的兄弟或者非亲生的儿子,这种行为清朝立国初期特别流行。
就比如多尔衮的额娘阿巴亥大妃在努尔哈赤去世之前,就有人造谣说她和努尔哈赤的长子代善有私情,众人也没觉得有什么怪异,充其量只是努尔哈赤因为阿巴亥大妃的行为心生不喜,然后将她逐出宫廷,最后又原谅了她恢复她的身份。
代善与阿巴亥大妃之间的私情是真是假暂且不提,但是努尔哈赤为了平息事端曾经说过,“我曾说,待我死后,要将我的幼子等以及大福晋,托大阿哥(即指大贝勒代善)照顾抚养。以有此言,大福晋倾心于大贝勒。”
只看努尔哈赤的态度就知道当时人对于这种习俗习以为常,就算贵为大汗的努尔哈赤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就知道满人的想法与汉人有多大的不同。
还有一个有名的人物,遏必隆,他的生母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女和硕公主穆库什,继父是额亦都第八子图尔格,因此图尔格不仅是遏必隆的兄长,也是继父。
与遏必隆同时代的图海,甚至还要年长遏必隆许多,你能指望他像汉人一样,对满汉之间的习俗差别考虑的十分周到吗?
图海打心里没觉得这样的事情有什么不妥。
只是皇太极早有下令禁止这种收继婚的行为,只是满清上层仍然是屡禁不止,就比如太皇太后对这种习俗也是习以为常,她差点嫁给多尔衮这件事,若非其中牵扯到皇权斗争,这些满蒙贵族们那会理会他们的行为。
甚至连顺治,他就纳了他弟弟的妻子董鄂氏进宫。你别管事实真相是不是顺治害死他的弟弟的,可是对满蒙人来说,至少顺治的这一行为在这些大臣看来没有什么不妥的。
他们只是关注的是权力斗争而已,顺治之所以这么反对多尔衮和太皇太后成婚,是因为他担心自己的皇权不保,至于其他的,什么乱论,顺治压根没有这个概念。
所以这个汉人御史说了好半天,有不少满蒙人出身的官员压根没弄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因为王御史说的实在隐晦,多少也不愿意得罪康熙。
但康熙饱受汉学熏陶,自然很快就明白了,这个王御史的意思是担心他会将太后给迎娶了。
康熙简直哭笑不得,康熙本身是不怎么喜欢这种风俗的,前头他的皇阿玛和董鄂妃又起了一个坏头,康熙自然支持大力禁止这种风俗。
可他没想到这样的事竟然牵扯到自己身上,天知道康熙根本和太后没有怎么接触,他小时候或许太皇太后因为担心太后接进康熙会让自己的威严受到损害,所以康熙受太皇太后影响,是不怎么待见太后的。
哪怕如今太皇太后倒台,太后在康熙里的地位也还是不如云瑶,要不然他怎么会让人搜查寿康宫,就是为了为云瑶的身子,当然这也不排除是因为云瑶怀孕的因素。
御史乌龙
而图海终于在吴禄的示意之下知道了现如今朝堂上的事情。
说实话图海有一刻是非常懵逼的,不过瞬间图海的精明就回来了。
图海面对如今的场景也是有点措不及手,那个御史当然不是他安排的人,毕竟说起来他也不会安排人攻击自己。
毕竟当时,图海为了破除康熙不孝的传言,才上书说是为太后举办寿宴的。这说起来,追根溯源还要追到他身上,图海自然没有这么蠢。
可是王御史的行为虽然没有明说,但这意思也是说图海失职。因为康熙当然不会有罪,那他这个礼部尚书自然就有罪了。
图海无法,只能上前向康熙请罪道:“奴才办事不利,还请万岁责罚。”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青丝 一夜悍妃:王妃爆笑驯夫记 为所欲为 完美宠婚:老公,慢点宠!+番外 如果你是一朵警花 [韩娱]男神之路 南荒原 今天,幸福如此盛开+番外 (还珠同人)还珠语成 倾世绝宠:王妃,别惹火+番外 女配太凶猛(女尊) 嗜血美人[悬疑/职场] 辛香调的林妹妹 微光暖暖+番外 将军追妻路 穿越八零:军少狂宠暴力妻+番外 盗赃为媒 独家婚宠:军少,来一战+番外 三寸江湖 我的撒娇先生+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