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之后,朱允炆再次展现了帝王的果决手段,一连下了三道旨意。
第一道旨意:严禁官员奢靡无度,铺张浪费,禁绝官员接受商人吃请,并将行贿罪与受贿罪列为同罪,日后一官受贿,需严厉倒查行贿之人,同刑处置。
此诏令一出,官场震撼,商界惶恐。
政商终不再是明面上的藕断丝连,而是急着撇清关系,彼此之间泾渭分明。
商人想要与官府沟通,可以通过各商会、国子监商学院进行,若事关重大,允许商人直接写书信投入户部衙署与地方衙署门外设置的文书柜内。
朱允炆希望借助这种律令同刑的威慑,形成商人是商人,官员是官员的局面,减少官商勾结,商行贿得利,官受贿享乐的现象。
你想行贿,必须想清楚,他日这家伙真判个流放,你们很可能是手拉手一起去远方的,若他贪得太厉害,在你不知道的地方又贪了无数,那不好意思,该去菜市口买菜的,还是要去一趟。
这种律令有其不合理性,但得到了内阁、六部、督察院、大理寺、太常寺的空前支持。
不支持也不行啊。
因为第一道旨意之后还有一道精简衙署,削减官员的旨意。
这个时候刚搬家,好多家当刚刚送过来,桌子擦干净了,玻璃也安装好了,老婆孩子都开始准备在北京扎根了,一家老少全都扎土里去了,谁愿意被强硬地拔出来丢回老家种土豆去?
很显然,朱允炆的态度是:
要么官员与贪腐奢靡划清界限,要么朝廷与其划清界限。
面对强势的朱允炆,面对辛苦一个月搬过来的新家,面对官途与未来,所有官员不管是情愿还是不情愿,异口同声支持受贿罪与行贿罪同刑。
两个旨意一起跑出来,谁不听话就「精简」了你,反正朝廷愁着「裁员」人选,你自己跳出来,反而让吏部省了事。
再说了,受贿罪、行贿罪同刑为啥你不支持,你小子是受贿了还是行贿了?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你怕同刑干嘛?
虽说这次精简衙署、削减官员主要是针对各行省府州县,但在京官员也是能减少一些的。
前面两道旨意涉官场,第三道旨意关注的则是百姓。
经户部尚书夏原吉提请,朱允炆下旨,百姓夏税、秋税基准调整为二十二税一,山区、不适宜耕种之地,以其他货物折色,税率基准调整为二十五税一。
迁都最惠民的不是什么大赦天下,顾正臣不喜欢搞大赦,被关押起来必然是有原因的,不分青红皂白放出去,对受害人不公平。但「乔迁之喜」又不能不表示,索性惠民天下,降低农税。
虽说税降的幅度不大,但细微的下调更显理性与持续,既不会影响大明财政基础,也不会造成让降税成为昙花一现。
官员关注第一条旨意,商人关注第二条旨意,百姓关注第三条旨意。
朱允炆迁都三把火烧了起来,官员开始收敛,商人开始回归纯粹的商业,百姓开始欢呼。
朝廷的效率很快,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一干衙署纷纷开门,官员安置到位,北京这个新的大明帝都开始了有序运转,传递文书的驿使日渐多了起来。
一辆马车缓缓行进,帘子始终拉开,一个脑袋半探出来,以好奇的目光看着路边的铺子。
马蹄声疾,呼啸而过。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十夜桃花 七十年代幸福小生活 郑传--破城(网络版+出书版) 满级大佬拿了神算剧本[玄学] 三国:蜀汉败家子,开局火烧卧龙岗 二十年的蝴蝶 美人天下之囚宫(出书版)+番外 郑传--飞天(初版+终版)+番外 我的古代继子训练营 惊!保护动物居然也不能靠卖萌为生 我和首富结婚了 无翼天使 未央·沉浮/凤鸣九霄 流水浮灯 烟火阑珊/烽火佳人 从研发易筋经开始登临彼岸 在娱乐圈靠武力值爆红了 夜雨忽至 芙蓉思(出书版) 世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