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奏疏都是有针对性的,第一个便是天津巡抚左光斗上书的,他跟官应震一起走马上任,是一个实干的能臣,在天津府搞得也有声有色。
朝廷说要开海禁,建水师,他就在顺天府招募工匠跟民工,疏通港口,还亲自在天津府选址设船厂,之前还上书说,目前已经开始建造船厂了。
<divclass="tentadv">不过这次上书讲的不是船厂一事,而是屯田一事。
这个左光斗素来重视屯田,出身贫寒,家中并不富裕,曾有挨饿的经历,儿时经常跟随父亲在田间劳作,所以对耕种一事素来上心。
因此担任天津巡抚后,也一直在关心此事,认为小垦小利,大垦大利,一旦水田发展起来,即使不能完全代替漕运,至少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漕运数量,所以希望朱由校能让他试验几年,如果不成功甘愿领罪。
他不仅说,还提出了相应对策,到任后立刻向朱由校上书了所谓的了“三因”、“十四议”的屯田主张,具体内容就是浚川、疏渠、引流、设坝、建闸、设坡、相地、池塘、招徕、力田、募富开爵、择人、择将、兵屯。
这等干净利索的建议,朱由校怎么能不同意呢,大手一挥,还从内帑拨款额外拨出十五万两,让他放手去干,现在看来,他的这些做法慢慢有了成效。
根据题本上说的,现在他让天津府通判卢观象亲力亲为,疏通支渠,掘地为井,设坝拦水,下游修坡,解决灌溉问题。
他自己也亲自勘探荒地,设立屯学,利用屯学考科举的优势,鼓励人们投献土地入学,鼓励当地屯田,现在已经有了七千多亩土地了,招募了五百户流民,就等开春后耕种。
他目前的想法是,继续开垦荒地,还想着把江南的水稻引入到天津耕种。
内阁的看到后也是相当满意,票拟就是让继续去做,朱由校也是如此,他要的就是干实事的人,这个左光斗做事亲力亲为,还有实效,他自然是千万个满意。
只是朱由校看到他说要种植水稻的时候,心里顿时有了想法。
他知道明末属于小冰河期,气温骤降,灾害不断,现在还好一点,但是等到天启七年开始,天灾不断,特别是干旱席卷多年,这才导致了怎么也剿灭不了的农民起义。
所以如何缓解干旱,多产点粮食是未来的重中之重,毕竟但凡给百姓一点活路,他们也不至于造反。
朱由校也想了很多,现在除了大力屯田,赈灾救济外,大名鼎鼎的抗寒抗旱,产量还大的作物,例如番薯、土豆、玉米等自然是要种起来。
虽然现在这些作物刚传入中国,品质很低下,还远远不如现代那么产量大,但是这些东西有个优点。
就是它不和稻米小麦争地,可以在山地丘陵各种偏僻的地方种植,或是零碎的小块土地,或在房屋周围的角落,或是在山地沟壑之中,或在在干旱虫灾之地,均可以大量种植。
因此只要百姓稍微种植一点,哪怕原本的小麦谷子因为干旱全没了,这些闲暇时种的番薯、土豆保不齐还能救他一命。
历史上明朝很多人都尝试过推广这东西,特别是番薯,历史上徐光启已经在天津种过了,只是没有进一步普及,现在他负责火器等事宜,一时走不开。
所以看到左光斗的奏疏后,朱由校毫不犹豫的在题本上批红。
“爱卿宵衣旰食,朕深感欣慰,水稻本南方作物如能在京畿耕种亦是大功一件,但朕尝听闻,海外有番薯、土豆亦名土芋、玉米或称玉麦等作物,嘉靖至万历年间传入中国。”
“传其有耐寒耐旱等特性,不吃土地,产量颇大,爱卿可买来种植,看效果如何,工部侍郎徐光启曾种植过此物,可以多与他通信,询问此事细节。”
批完红后就交给了魏忠贤,嘱咐将这个题本快速下发下去吧,另外传旨。
“左光斗做事干练,深得朕心,赏赐如意一个,玉带一条,希望其再接再厉,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魏忠贤听后,立马领旨,心想皇帝对东林党还真是看重,这左光斗刚继任巡抚没多久就有赏赐了,但也没多想,立刻下去传旨去了。
第一份奏疏朱由校甚是满意,对左光斗也多加赞赏,只是好的心情来的快,去得也快。
第二份京畿总督邹元标的奏疏,顿时让朱由校的笑意全无了。
求订阅!求月票!求评论!
下面有书友群链接,想加的可以点击加书友群。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无色界 丐哥,笑醉狂! 红楼北静王 道长,镇山河! 重生后,我开启属性人生 总有刁民想吃朕 圣父大侠和爱精分的魔教教主 朕,是一个演技派 斗罗:拜见师尊大人 轻慢佳人 誓要上位当主角 天子岂无愁 侠徒幻世录 誓不争宠 人间有味 人上人 斗破:萧炎,是我加列奥的兄弟 青帝别有情 理想的恶棍 逃荒三年抱俩,疯批权臣宠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