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的第一份报纸,政治色彩还是很浓烈的,最后,还是决定取名《大明皇家报》名字虽然有些直白,可一目了然呀。负责本份报纸的总编纂官,秦韵自然是当仁不让了,原本,她是想将这功劳挂到柳折眉身上去。可没想到,当日两人见面,虽然柳折眉建议她去国子监找人,可却不同意将这份功劳放在自己身上。最后,秦韵也没有勉强,她知道,像柳折眉这样的人,虽然也会变通,可也有自己的骄傲,当初替考是不得已,没有出席,可那试卷的内容基本上还是秦羽根据柳折眉的底稿所写的。可这次办报的事情,柳折眉坦诚,他将来是要外放的,不可能永远留在京城,而办报这事情一看就是清贵的文官会做的事情,而柳折眉是有野心的,他将来如果想要位极人臣的话,必须要有外放的资历。这样一来,当这个总编纂官就很不合适了。秦韵听了之后,也觉得自己先前的想法有些欠妥,最后还是决定,自己既然看好柳折眉,就不能将他看成一个傀儡,还是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的好,如果他的将来处处又自己操作的影子,他又怎么能成长的起来呢?她也不想让他永远笼罩在自己的阴影下。不过,柳折眉还是提出,在办报过程中,他还是很愿意协助的,只是,还没来得及,就被外放钦差了。由于这时代,还没有星期的概念,最后秦韵还是决定,五天出一期,这样的时间空隔,也是没办法的,谁让秦韵动用了锦衣卫的一些情报系统,来进行稿件新闻的收集,传递信息还是太慢,印刷发行什么的也慢,不能像现代一样弄个大明皇家日报。每日一期,在这时代,是不现实的。大明皇家报,是个新鲜的事物,在此之前,根本就没有成例,前几期,自然是不能妄想产生经济效益了。最后秦韵决定,前五期免费,从第六期就开始收费,一份报纸五十个铜板。在古代书籍很贵的情况下,这五十个铜板实在不算什么,而且能买得起报纸的人,通常都是识字的人家,有能力读书的人,经济条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的,五十个铜板还是愿意出的。最主要的是,秦韵这份报纸可是吸收了后世大部分先进经验的,她对自己这报纸的质量有信心。第一期,因为是试水,经过再三考虑,最后确定,先行发放五千份,这五千份都是免费发放的。除了四品以上的官员人手一份之外,京城的各个衙门也发放了几份,供其他人观看,其余剩下的都是茶馆客栈这种消息流通的地方发放。不管是那个时代,人们对新鲜的东西,总是有相当的好奇心,以往,大家所能看到的只有朝廷的官方公文,邸报,这种传抄出来的受众面积特别小,老百姓们更是接触不到。可这大明皇家报,是个什么东东?秦韵假公济私,锦衣卫衙门凡是卫所之上的衙门也都免费发送几份,为了让这报纸在最短时间内扩大受众范围,引起关注,她还找来了一些托。这些托基本都是在茶馆,客栈等公众地点讲书人,对这些人来说,他们有些本就是锦衣卫的探子,负责在这些地方打听消息,而有些人则是临时被秦韵事先雇请的,负责报纸发放到他们手中的读报人。在一个缺少娱乐的年代,大明皇家报,如果说第一期还有许多人不知道的话,那么,到了二三期,全京城认字的人恐怕八分之八十都知道了,不认字的人常在街面走的,许多人也听说过这东西。这报纸的发行,同时也繁荣了读报地点的生意兴隆,许多人为了听听这个大明皇家报,竟然专门等到茶馆等地方去喝茶聊天。为了打响名头,这前几期绝对是精华,当初这报纸的第一期样刊送到弘治帝手中时,弘治帝看完后,就皱了皱眉头。不是说这报纸的内容有什么犯忌的地方,而是弘治帝觉得这报纸的文字功夫太差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太小白了。这本就是秦韵预料中的事情,她没想着将这东西办成曲高和寡的东西,她希望将来读报纸的人,不限定在读书人中,只要认字不少的人就可以看,不在乎对方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这样才能起到掌控舆论,开始民智,教化民众的作用。要是满篇的之乎者也,秦韵自个看起来都费劲,更别说其他人了。好在弘治帝也是聪明人,很快就明白了秦韵的意思,在这一点上,他和秦韵想要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不过朝中一些迂腐的夫子们,看到第一期大明皇家报时,可是对此嗤之以鼻,有些人甚至还觉得大明皇家报的文字形式太过于下里巴人,上不了台面,直接上折子弹劾大明皇家报的编纂成员水平太低,丢人现眼。在朝堂上还引发了很大的争议,秦韵早就知道,这报纸要是办好了,这里面的利益还是很动人心的,在报纸发行的前两天,她就放出风声,暗示了这报纸的合伙人都有哪些人,那都是大大有背景的,暗示有些人不要没事找事,犯到自己头上来,尽管如此,还是有人不消停。这里面将来不仅有经济利益,还有很大很诱人的政治利益。秦韵是太子老师,他们虽然不明着攻击秦韵不学无术,可暗地里却含着这样的意思。结果,又引发了一场朝堂大辩论,最后,以秦韵把两位老臣气的差点吐血而告终。由于前五期,是免费发送的,秦韵除了第一期是五千份之外,第二期和第三期不得不加量,印了一万份。可这东西很快就被京城大多数读书人所接收,就算那些迂腐的看不起这文字太白话的老夫子们,也是边看边骂,为了找毛病,挑刺,他们看报的积极性同样很高。而一些来京的人,或者朝堂上有关系的人,为了让全国各地的一些亲朋好友,同僚什么的早日看到这个新鲜的报纸,竟然有人花一两银子收集前三期的报纸。可就是这报纸的数量实在太少了,于是到了第四期,有些京城的读书人,干脆跑到大明皇家报的编纂报馆,提出多印一些,哪怕第四期就开始收费也无妨。由于这些读书人声势浩大,还是引起了轰动,谁让先前经过一个月的严打,京城地面实在太清净了,如今难得有这等事情供人娱乐。报馆的这些编辑们,大多都是从国子监抽调的,还有秦韵通过锦衣卫系统请到了几个才学出众,意识开阔的大儒,见此情形,为了安抚这些读书人,只好报与秦韵做决定。此刻,秦韵和朱厚照这熊孩子就坐在报馆对面的一处酒楼上看热闹。自从秦韵向弘治帝建议,如果要让朱厚照这熊孩子,尽快成长起来,还是到外边多历练,别整天关在宫中将大道理之后,弘治帝还是给这熊孩子给了很大的出行自由,只不过,暗地里,还是派了暗卫保护这熊孩子。“师父,外边那些读书人都闹成这样了,第四期我们是否要加印收费?”大明朝到了中期,读书人厉害起来,有时逼得皇家都无可奈何,不过这次,朱厚照这熊孩子觉得,这不管怎么说都是好事,毕竟,大明皇家报,他这个当太子的,可是占了四成股,如今,有人想尽快花钱看到报纸,他自然高兴。再说,这报纸的第一版,都是涉及的朝廷最近的政令什么的,还是秦韵吩咐他挑选整理出来,送到报馆的,而自己参与的事情,他的关注度自然高。“不急,说出去的话,怎么能言而无信呢,更何况,物以稀为贵,这也算是一种饥饿营销。而且,如果他们嚷一嚷,就如了他们的意,那以后遇到大事小事,他们都开始嚷嚷,那怎么行?”这报纸还没有在自身作用显示前,就先引导了一次舆论,这些书生的行为,何尝不是这报纸诱导的一个后果。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婚变:改嫁新娘 你丫抢婚有完没完 暖婚蜜爱,容先生是爱妻控 嘘,我其实知道他是谁[沙雕] 娘子,到我怀中来+番外 燕尔新婚 回到八零发家致富 钦差相公仵作妻 重生之权臣宠我入骨 废物美人被偏执boss缠上 校草的娇软青梅她又甜又野! 琼花岛上酿果酒 俏老师的学生老公 末世重生:我在修真界闭关搞内卷 蔓蔓情陆 月亮不及你 作精在赘婿文爆红了 我直播算命爆火 法医嫡女御夫记+番外 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