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妙笔文学网>特工狂妃一等一最新章节 > 第309页(第1页)

第309页(第1页)

可如果真如这位知府大人所说的,这么大规模的减免赋税,朝廷的钱粮从哪里来,他们怎么跟朝廷交代。知府大人不会是昨夜没睡醒,还在做梦吧。苏州府同知觉得自己现在不能不站出来了,任凭这个新任的知府大人再搞下去,传出去,还不知会出怎样的乱子呢?他今年已经六十多了,原本指望干完这一任,就回家抱孙子去呢,却没想到,朝廷却派了这样一个上官过来。“大人,您爱民如子没有错,可如果咱们缴纳不够上京的粮食,朝廷到时责怪,大人您可要——”“周同知先坐下,本官话还没说完呢,诸位都知道,我们苏州的丝绸是天下闻名的,为了生产出更多的丝绸,许多人都在家里种了很多桑树,占用了大量的用地,所以,本官决定,以后凡是种植桑树的,税则改为十抽三的税法,还可以用蚕丝交税,这样一来,势必有人不愿缴纳高额的桑蚕税,重新开始种植粮食,那我们要上交的粮食不就有了。当然,本官知道,许多人一定认为本官在说笑话,这个想法根本是行不通的,而且,还胆大包天,敢拿赋税开刀,分明是老寿公上吊,活够了。可本官要告诉你们的是,本官绝对不是在开玩笑,朝廷的确要的是粮食,没有足够的粮食,就算有再多的银子,是没用,可要是本官能够想法子变出更多的粮食呢?你们可能还要说,减免种粮的小门小户,可能会使这些人对本官感恩戴德,可却得罪了那些种桑的大户,这些人都是朝中有人,家有良田万顷,如果本官将桑蚕税提那么高,这些人一年交税就要上千两,没有人愿意主动从自家口袋里掏出这么一大笔银子来。要是到时这些人不满,可不是好玩的,本官可能会因此丢了乌纱帽,对吗?”苏州府这些属官们闻言,许多都在心中翻白眼,知府大人既然这些道理你都懂,那还发什么疯?还要拖他们下水!“不过,这到底是不是本官的意思呢,你们回去仔细想想,还有,这新政的具体措施,本官已经制定完毕,回头你们每人领一份回去,然各县遵照办理,贴出公告,公告苏州府,至于那些对新政有意见的,让他们直接来找本府。”这些人既然劝阻不了柳折眉,又大多是人精,咀嚼过柳折眉最后说的那句话,什么叫这到底是不是本官的意思呢?难不成,这是圣上或者太子殿下的意思?这么一想,似乎也只有那两位有资格调整赋税,莫非,这个柳直就是个试水的。可别说,这天下聪明人不少,许多人都有了这等联想,这个计策,也是秦韵当初教给柳折眉的。只要能为朝廷增加赋税,又不引起大的反弹,就算弘治帝知道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秦韵就借了众人这种心理。当然,她还是让朱厚照那熊孩子在自己的父皇面前提了一句,报备了一下,可想而知,柳折眉的新政一出台,整个苏州府就哗然,接下来的半年内,就是柳折眉和当地豪族的一场战争。其实,归根结底,用秦韵的话来说,就是一场经济战争。现代的人都知道,有时商品生产的越来越多,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会引发经济危机和价格战争。开始,那些种桑的大户们可能在最初的一两年内,赚了许多钱,可当大多数人都开始种桑养蚕而大明朝的经济一向还是以内需为主,对外经济是不被允许的。时间一长,当供过于求时,必然要引起经济危机,商家为了将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必然要开始降价,那么,时间一长,就算那些大的豪族能挺住,那些小门小户的必然要破产。前些年蚕丝一斤可以买到二两银子的高价,可现在却只有五六钱银子,基本上已经不赚什么钱了,这样下去,对谁都没好处。如果蚕丝继续降价下去,不但卖不出去,那后果同样是严重的。这些豪族士绅们,就没几个愚蠢的,他们明白,柳折眉的新政,就是为了不让所有的人都一股脑去种桑,一旦种桑的税提高那么多,一般的小户人家和中小地主,他们就那么点地,冒不起破产的风险,只能选择种粮,这样可以让一家人得以温饱。而对大户人家来说,那些地少的人都不在种桑,他们这些种桑大户,就算被柳折眉征收略微高昂的税率,但因为是规模集中经营,仍有大量的利润。最最重要的是,在这个皇权时代,他们疑心柳折眉的背后站着皇帝父子,就算少上一些利润,也不能让皇帝父子记恨。于是,经过几次会谈,谈判,协调,花了一年的时间,柳折眉终于让他的新政在苏州府执行下去了。这中间也少不了大明皇家报好大明皇家商业会所的影子。许多人之所以最后选择妥协,实在是在他们看来,柳折眉身后站着这两样东西,都被证明是来钱非常快的。在许多人看来,秦韵和柳折眉的关系是众所周知的,既然秦韵以女子之身能在朝堂上弄风弄雨,最后,还在商业上冲击了大明朝原本的商业体系,那么,柳折眉就不会是无的放矢,跟在他后面,没准还真能发大财。因为柳折眉向那些大户们承诺,只要他们按照新政所说的来,他们的生丝,可以保证每斤绝对不会低于一两二钱银子。到时,大明皇家商业会所可以向他们提供担保。甚至,如果资金周转不灵,大明皇家会所还会以极低的价格向他们借贷。柳折眉这两年在苏州的政绩除了这个,还主持了建设苏州新城的工程。其实,据历史记载,在明代,长安,洛阳,开封这些城市早就没落,南京,北京虽然是当时的都城,可要比起明中后期的经济繁荣来,明朝最繁荣的城市就是苏州,可以说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城。明代的苏州府其实要比今天的苏州市大的多,东至崇明县,西至常州府宜兴县界,南至嘉兴府嘉兴县界,北至扬州府通州,东南至松江府华亭县界,东北至常熟县乍浦港,西南至吴江县界,下辖吴县,长洲县,常熟县,吴江县,昆山县,崇明县,嘉定县和太仓州,大概相当于今天的苏州市和伤害苏州河以北的各个区。因为太仓州就是现代上海苏州河也就是吴淞江以北的区域,包含长江出海口的一大半,所以,秦韵建议柳折眉将苏州新城建在这里。不要以为只有现代当官的喜欢弄城市建设,古代也是一样,想想,在一座空地上建起一座新城的感觉,是个男人都抵抗不了。而秦韵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给以后大明城市发展弄一个样板出来,最最主要的是,在她的构想中,这就是大明朝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在秦韵看来,不管是苏州还是上海作为后世最有名的国际大都市,有着独一无二的优良环境,也是很好的港口,大明朝不能在闭关锁国下去了,迟早是要与西方社会接轨的。而这时代的大多数士绅和商人他们心中并没有完整的经济理念,需要她和柳折眉一步一步地给灌输进去。好在柳折眉从来就不是一个顽固不化的人,当秦韵提出建议时,他只经过一个晚上的考虑,就决定这么干。当然,依靠柳折眉个人的力量自然是无法在那个地方建立起一座新城的,这就需要用一定的利益将这些大商家给吸收进来。秦韵让柳折眉建设这座新城,不是为的建设适合人居的城市,而是要建立第一座大明朝的制造业中心,秦韵希望建立这一座新城出来,逐渐将大明朝大多数制造业作坊扩展进来,形成一定的规模化经营。这样,才能更加合理地利用各种商业资源,加快经济协作,也为各地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样本,相信到了那时,资本的作用,必然会催发出一个新的利益体,而这些利益体才能给封建文明已经达到极致的大明朝提供一个新的出口。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俏老师的学生老公  作精在赘婿文爆红了  末世重生:我在修真界闭关搞内卷  你丫抢婚有完没完  暖婚蜜爱,容先生是爱妻控  婚变:改嫁新娘  钦差相公仵作妻  月亮不及你  燕尔新婚  回到八零发家致富  娘子,到我怀中来+番外  蔓蔓情陆  上位  废物美人被偏执boss缠上  重生之权臣宠我入骨  嘘,我其实知道他是谁[沙雕]  校草的娇软青梅她又甜又野!  法医嫡女御夫记+番外  琼花岛上酿果酒  我直播算命爆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