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出身就是科举最后的排名,几个官职比柳折眉高三级的官员就很自觉地站在了柳折眉身后进入,这就是状元出身带给他的待遇。进了午门之后,大家自然是去奉天殿等着上朝了,平日里,四品以下的官吏是不用跟着上大朝的,但柳折眉现在有了翰林待诏的职位,是不受这个级别限制的,有资格旁听的。都说了当今的皇帝弘治帝释一位比较勤勉的帝王,所以,当重臣们进入奉天殿时,弘治帝已身穿冕袍,戴着乌纱翼善冠端端正正地坐在龙椅上等候了。这些臣子还有藩王们看到弘治帝已经到了,自然要一起行礼。见过礼后,弘治帝也没有废话,直接开门见山道:“近日朝上所为何事,就不用朕赘言了。诸王都是朕的叔伯兄弟子侄,难得有此机会齐聚一朝,朕甚感欣慰,给诸位宗亲们和三位老大人赐坐。”弘治帝话音一落,就有旁边的太监们闻讯,很快准备了数量刚好合适的椅子搬了进来,好像事先排练过一般。将这些座椅放置在众位藩王以及三位内阁大臣脚边时,这些小太监们就自动躬身退下了。“谢圣上。”三位大学士是真的年纪不轻了,再加上,他们的身份和底气决定了他们当仁不让地谢恩后,就落座了。可在场的藩王们看着自己脚边的座椅,却都有些踌躇不定,他们今日都齐齐地上朝,本就是来看弘治帝父子笑话的。如今,被看笑话的人还特意给他们提供服务,让他们坐着看,难怪,他们此时心中心思各异。最后,就如同他们的心思一般,他们的坐姿也各有不同,藩王是每一个大明官吏都不能忽视的问题,虽说这些藩王与柳折眉以往毫无交集,可他清醒地知道,不管今日,太子殿下的比试,输赢如何,可身为东宫洗马的未婚妻必然要跟宁王父子对上了。宁王父子既然是她潜在的敌人,那就是自己潜在的敌人。从进殿后,他被小太监引领到侧殿帘子后坐下时,他就在关注宁王父子的一举一动。等有资格落座的人都落座后,弘治帝开始说一些套话,和有些藩王大喇喇的坐姿不同的是,宁王父子的坐姿很恭敬,甚至倾听弘治帝训话时的态度也很恭敬,倒是他的儿子上高王听着这些陈词滥调,分明有些不以为然。从这一点上看来,以前没有和宁王父子有过接触的柳折眉就看出,宁王的城府更深一些,而上高王就从他这个眼神中,他的才能品行就要打个折扣。即使弘治帝的陈词滥调,只有两分真,可下面的臣子们还得继续听,无非就是说怎么善待藩王呀,藩王对大明朝的国祚有多重要呀,然后皇家骨肉情深什么的,足足说了有半个时辰,弘治帝才言归正传,进入了今天的主题。“虽说我朝藩王宗亲不用参加科举,与士子们争位,可还是需要才学加身,才能治理一方藩地,前几日,宁王不是说,要让宗室子弟一起比试一下才学吗?朕的皇儿也是朱氏子孙,朕就从善如流,让皇儿一起参加好了,也好让我大明朝臣一起观看评定一番才是。”135,金殿比试(中)就像二楼先是掉下一只鞋子,楼下的人迟迟不能入睡,等着另一只鞋子掉下来,才能安然入睡,现在另一只鞋子终于掉下来了一般,众臣闻言,大多都长长地舒了口气。在大殿许多人心中,反正迟早要比试,早死早超生,虽说有上大朝的资格是一种荣耀,可要是直直地站几个时辰,能甘之如饴的人实在太少。一般来说,大事走到需要在大朝这地方提出来,私底下该用作的早就用作过了,这个地方,只是一个宣读结果的地方罢了。弘治帝说完后,好像也很满意自己现提出此议题后,所要达到的效果,就算心中再发虚,他坐在龙椅上,脸色虽因生病仍有些病态,可精神却给人一种自信满满的感觉,好似对自己儿子的成功早就胜券在握。宁王略带几分细长的凤眼,闻言眯了一下,他自然知道,自己提出这个比试要求,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将燕王这一脉对自家祖宗宁王这一脉的羞辱今日给还回去,另一则,是为了自己以后的大事做准备,试探龙座上这位同宗兄弟对藩王的容忍程度到底有多深。在明一朝,宁王与皇帝的关系总是有那么一点不和谐,这个还要归功与,当年成祖燕王在北平起兵时,向宁王借兵,并作出日后平分江山的承诺,可等成祖真的起兵成功后,却翻脸不认人了,不但没有兑现对老宁王的承诺,还把宁王的藩地改到江西那么一个小地方。当时的老宁王自知自个没有实力对抗成祖,但宁王系以后的子孙,心中多半存了不平之意,有的人心中还存了谋反之心,只是时机一直不太成熟,就这样一代一代将这种怨念给继承下来了。在场的朝臣们对本朝史上这段官司大多都清楚,可只要宁王不谋反,他们一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朱家的家事,与他们关联不大。再加上,这些年来,宁王也派人在京中结交了一些大臣,给这些人送厚礼,以便让这些人给他说好话,另则则是,掌握朝廷的最新动态。但还有一些大臣对藩王不感冒的,觉得宁王此次的挑衅很危险,分明是有了不臣之心,要是叛乱一起,兵祸之灾绝非好事,倒是希望太子今日能好好表现一番,让众人刮目相看,狠狠地打击一下宁王父子的不恭,让这对父子也知道,就算同为皇室宗亲,未来的天子也不是这样容易折辱的。可上高王却不这么想,他早就不想再听弘治帝在上面长篇大论,虚头巴脑的话,这时,既然对方已经发话了,他也只能迎上去了。当下站直身子,行了一礼道:“圣上,正如您先前所说,小王将来身为一藩之主,总要有点才学,才能治理好藩地,让百姓安居乐业,那么太子殿下,身为储君,怎么也要比小王更聪慧能干一些,才能治理好大明江山不是?所以小王斗胆想开开眼界。”这上高王这句话一出,倒显得他绝对不是个草包,话语中锋芒毕露,总结出他话后的潜台词分明是,这龙椅有能者居之几字,如果你儿子蠢笨不堪,凭什么要让同为朱家子孙的我们俯首称臣?不过,对当殿没有野心的一些藩王来说,他们是当地的土皇帝,日子也过的逍遥,根本就不用像寻常学子十年苦读,这上高王如今这么一说,难不成也是在暗讽他们是草包?这些藩王们也不是一条心的,闻言,有些人就有些不高兴了,大家看戏是看戏,可看戏时被人嘲笑,是个人都不会乐意,当下,有些人倒是希望朱厚照那熊孩子给上高王一个教训,让上高王知道,他也不过就此。弘治帝心中虽然不悦,但面上仍和颜悦色道:“皇侄所言甚是,忠君节孝,仁义礼智本就是人伦大事,读书原本就是为了懂得这些道理,了解世俗人心,才能兴国安民,皇侄有此心,朕甚感欣慰,厚照虽是朕儿,可今日有文武百官,各位皇族宗亲做见证,见识一番我们朱氏子孙的才学,王岳,宣太子进殿!”“宣——太子殿下进殿——”弘治帝下令后,早就有太监们一声声将声音远远低传了出去。大概有半刻钟的时间,秦韵与朱厚照这熊孩子就一先一后,走进大殿。大殿内光线原本就不是很明亮,点着一些蜡烛,可门外,却是晴日,春光明媚,殿门口,有日光光线的折射,有个金黄色的影子,当这两人进入大殿时,也从那阳光中经过,虽是短短的一刻,可殿内许多人却觉得一时心中都晴朗了许多。朱厚照这熊孩子虽然年纪小,可身量却不小,他今日也是一身正式的皇太子冕服,走路时,挺直了腰,到时一时之间,有了太子的威势。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直播算命爆火 末世重生:我在修真界闭关搞内卷 嘘,我其实知道他是谁[沙雕] 娘子,到我怀中来+番外 你丫抢婚有完没完 月亮不及你 婚变:改嫁新娘 作精在赘婿文爆红了 琼花岛上酿果酒 俏老师的学生老公 废物美人被偏执boss缠上 钦差相公仵作妻 法医嫡女御夫记+番外 回到八零发家致富 校草的娇软青梅她又甜又野! 上位 蔓蔓情陆 燕尔新婚 重生之权臣宠我入骨 暖婚蜜爱,容先生是爱妻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