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帝本来还在伤感。听说自家的儿子咬了自家的外甥,忍不住就笑了。
“熙儿不像话,源哥儿比他大了三岁,怎么还被他给咬了?……难得阿姐和七斤她们都来了。赶紧吩咐下去,就在西暖阁准备御膳……”
天保帝姊妹四人,与大长公主和永寿公主的感qing最为深厚,虽然大长公主与他并非同母所出,而永寿公主在血脉上。只是他的表妹。
……
天保十二年chun,纪二老爷和纪三老爷兄弟携妻带子扶纪老太太的灵柩返乡。
如今,纪家三兄弟已经分了宗。
馨华堂就是纪大老爷那一支。纪大老爷前些年就已经回乡,馨华堂现如今的掌家人是纪晓慕。
馨美堂则是纪二老爷这一支,纪二老爷如今还乡,以后馨美堂的掌家人就是长生。长生年纪轻轻,已经是翰林院的侍讲学士了,他还有两个过继来的弟弟,纪晓藏和纪晓荣。三人同在纪二老爷膝下读书,先后考中进士。纪晓藏和纪晓荣也都进了翰林院。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长生的名号。长生的大名几乎没什么人提起,在家中,人们都称呼他的小名长生,而到了外面,人们则更喜欢称呼他一声纪三元。
没错,长生就是大秦继谢阁老谢三元之后另外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郎,而他考中状元的年纪,还比当年的谢三元年轻了将近十岁,可谓是惊才艳艳。
更巧的是,长生的座师正是谢阁老。
而这一老一少两位三元的缘分还不仅仅于此。长生幼时虽是纪二老爷启蒙,但是后来读书却多蒙谢阁老的教导。其中一半是纪太后牵线的缘故,另外一半,则是谢阁老早就相中了长生是个难得的读书的苗子。能将长生收入门下,是谢阁老平生第一大快事。
这句话,是谢阁老亲口所说。
这三元师徒的事qing是大秦的一段佳话,广为人所传颂。
当然,长生还成了谢阁老家的乘龙快婿,则又是另外一段佳话了。
馨和堂。则是纪三老爷这一支了。与纪大老爷早就辞官,以及纪二老爷告老还乡不同,如今纪三老爷依旧在朝廷为官。
建平一朝,大秦刚刚经历了内忧外患,百废待兴,多亏纪三老爷任了户部尚书,多方筹措、长袖善舞,到了天保四年的时候,国库已经渐渐丰盈了起来。
就在天保四年,纪三老爷被加封为逍遥侯,子孙世袭罔替。
纪家三支,唯一有世袭罔替爵位的并不是长房的馨华堂,也不是出了垂帘听政的纪太后的馨美堂,反而是这位以出海贸易起家的馨和堂的纪三老爷。
对于此事,朝堂内外颇有些议论,有的说是纪太后自幼就与这个小叔叔感qing甚笃,所以难免偏心这个小叔叔,也有的说纪太后认理不认亲,纪三老爷受封,完全是因为他对大秦的功绩。
不过,不管怎么议论,人们对于馨和堂的这个爵位,却是没有异议的。因为不管怎么样,他们都不得不承认纪三老爷的功绩。
纪三老爷的功绩,同时也是纪太后的功绩。后来大家当然都知道了,出海贸易,购买粮食,寻求番粮良种等计划,当初都是纪太后亲自制定的。
四月芳菲,纪二老爷和纪三老爷扶纪老太太的灵柩回到了清远。纪大老爷早就带着人等候多时了。纪老太太灵柩回乡,自然要与纪老太爷合葬。
要打开纪老太爷的坟墓,纪大老爷虽是纪家长子,在这件事上却不敢独断。而且,他如今上了年岁,不仅两鬓斑白,还有些不良于行,家中许多事qing都是周氏做主,外面的事qing更是无需他来cao心。
兄弟三人坐下,商量起了纪老太太和纪老太爷合葬的事qing。
“当初太后曾经留下话来……”纪二老爷拈着胡须。
“是,是,是……”提到纪晓棠和纪家祖坟,纪大老爷想起自己曾经做过的事,难免就有些心虚,“纪家祖坟不可轻动,我都记得,记得。”
如今要给纪老太太和纪老太爷合葬,就得打开纪老太爷的坟墓。
“这件事,太后早就想到了。太后的意思。开老太爷的坟墓可以,但却不能用外人。”纪三老爷接下来说道。
不可用外人,这个外人,也包括了纪家的下人。
纪晓棠当时说的是必须是纪家子弟亲自动手。而且不许外人围观。
“这件事,我和三弟已经商量好了。”纪二老爷就道。
纪三老爷笑着点头,神态中颇有些骄傲:“好在如今咱们家也算是人丁兴旺啦!”
纪家如今人丁兴旺,纪三老爷功不可没。别管生下来的儿子是黑皮肤还是蓝眼睛,那毕竟都是纪家的骨血。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唐宝宝陆岩深 吃江 快穿拿好男主剧本 狼狈为奸 双喜镇刀客 狼狈为奸 农村家庭暴力长篇:《买妻》 快穿拿好男主剧本 瘸病 后妈把我当成小奶狗 最妖娆 过分(古代百合扶她种田) 兔兔这么可爱! 过分(古代百合扶她种田) 双喜镇刀客 【凹凸世界金all】一些癖好 门楣 容华似瑾 不存在的修罗场(真人秀H) 赵玺宝周申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