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乜四仁在恢复高考的第三年参加了高考。这一年乜四仁快18岁了。许多高中同班同学毕业,一般十五六岁,最大的也就17岁,唯独他年龄相对较大。但他们班还有几名复读生已经20岁了。这一年的高考,给乜四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年参加高考学生有三分之一的社会青年,就是往两届高中毕业生;一部分是曾经的下乡知青,暂时待业的青年;当然,还有一部分是已经在街道、县属、地区国有或集体单位工作的有志青年人,社会青年和已经参加工作青年最大的有三十岁,最小的也在20岁,参差不齐。当年参加高考有条件的,在照相馆照了毕业证和准考证单身像。乜四仁家没有这个条件,所以就没有照片。乜四仁的高中毕业证和准考证上,都没有自己的相片。只有姓名和考号,这是许多人至今不能理解和接受的。当年没有身份证,没有自己的相片,怎么证明自己是自己?当年,许多山区和偏远地区集镇,只有一个照相馆,高考前夕,照相馆照了相,留存底板以后,按当年的手工冲洗相片,洗不出这么多的相片,更重要的是,许多家庭没有这个经济条件。当时,县招生办对丘陵和山区贫困地区,也没有强制要求贴证件照片。高考准考证没有照片参加高考,只有77、78、79年三年时间。80年参加高考,就要求必须贴照片了。
当年,县城只有人民饭店一家规模较大的宾馆,还有五处集体单位的小旅馆,床位只有三四十张。一部分参加高考青年,只能在城里投亲靠友住宿。但百分之九十孩子,分配在城市各个小学住宿。进入小学自己寻找铺位,小学仅提供开水。
农村孩子吃饭主要是带干粮,当年的干粮主要有三种,一是菜团加白米饭捏成一个圆球,包在手巾里;二是在家里蒸好馒头和咸菜;三是像样的家庭带上锅盔和辣椒。
大家五花八门,米饭,馒头和锅盔。孩子们都希望奇迹发生,但残酷的现实是,农村孩子考上大学的希望微乎其微,考上中专那是幸运中的幸运儿,人数极少。乜四仁淹没在高考人海中。他住宿的学校是青年路小学,学校有一个铁大门,厚重而结实,比他们高中学校的大门都气派和宽敞。当然参加高考住宿要自带被褥,一般没有带单子和枕头的,因为被褥对孩子来说已经够沉重了,而且当年几乎不坐公交,即使有公交也无钱乘坐。所以,大家都自己背着被褥去参加高考。极个别家长骑着自行车带上孩子和被褥进城参加高考。当然能骑永久牌28圈自行车的家庭,相当于现在开着大奔送孩子上学一样,自豪和荣耀。乜四仁只带了准考证和四本复习资料。拿上两支油笔和一支钢笔。钢笔水吸的很足,母亲怕四门课考试钢笔水不够,所以让带两支油笔。
说起这两只油笔还有些来历。这两只油笔是母亲在大队部办事时,顺手从村文书办公桌上顺来的,就是偷的,当时大队文书看着母亲拿走了两只油笔,并没有制止,他知道孩子当年要参加高考。
当年高考无需带三角板和直尺,也不需要铅笔,只允许带钢笔或油笔。他的准考证就是用油笔填写的。住宿小学桌子已经被人占完,乜四仁只能睡在桌子下边的地面上,由于自己矮小,睡在一个桌子的空隙足够,还可以自由的翻身。乜四仁很满足,地面是平整干净的水泥地面,他家农村依然还是土地面坑洼不平,他感到城里孩子真幸福,有光滑平整的水泥地面。乜四仁的口粮是锅盔,是头一天母亲已经做好的。锅盔有七八公分厚,是用发酵过的面,先在锅里把两面炕的发硬,然后在院子里用柴火烘烤,表面脆香,内瓤松软,既可以吃吃到脆香的外壳,又可以吃到软香的内瓤。这在当时已经是最好的口粮了。锅盔整个两三斤面粉制作,母亲全部给带上,还带了小缸子喝水。
两天的考试并不轻松:第一天早上合考语文和政治。下午是物理和化学,第二天早晨考数学,下午考历史与地理。没有考外语。理化合考100分。史地合考100分,总分400分。在考试时,乜四仁脑海里总出现二哥的230分成绩。乜四仁考的很顺利,一半题都能答成,但另一半题感觉没有把握,对错难以判定。
当年高考的题其实并不难,相当于现在初中水平,都是基本知识,只有数学和理化有不计入总分的参考题,乜四仁没有作。要求考生必须开考半小时后,才能交卷,不能早交和晚交卷。考生十分钟前进入考场。在试卷上写上姓名和学号,正式考试铃响之后才能开始答卷。监考老师要对照学号和姓名。他们考试并不是一人一张桌子,而是两个人一张桌子,乜四仁隔壁是一位城里的姑娘,他偷偷看了准考证,叫李萍儿。乜四仁看后名字,感觉特别优雅和别扭。又看了一眼,皮肤细皮嫩肉,个子高挑,但眼皮底下有一颗黑黑的绿豆大的痣。(母亲说那是泪痣,这孩子命苦。)但在乜四仁眼里,那是一颗美人痣,显得李萍儿更加美丽而端庄。大家都写好姓名和考号,唯独李萍儿没有写自己的姓名和考号,老师两次来用手指示意,她都没有理会,直到正式考试铃响。高考是可以上厕所的,必须由副监考老师全程陪同。里萍儿在考试的时,就去上了一趟厕所,这让全班人感到不快。当年参加高考,确实有尿裤子坚持不去厕所的。这是因为考试的时间太宝贵和紧缺了。
当年小学一般七岁入学,个别六岁入学,小学只有五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参加高考最小的年龄15岁。在他们教室参加高考的,他看见准考证上最大一位是30岁,年龄参差不齐。还有参加高考时,把四五岁的孩子留在大门口。当年接送考生几乎没有父母,但校门口有三四岁孩子在迎接自己的母亲或父亲。
参加完高考,自己把行李打包背回家。父母询问考的怎么样?乜四仁只是说:题都答完了,对错不知道。父亲母亲高兴了起来,他知道孩子虽然体弱个矮,但学习刻苦,有一个不服输的精神头儿。他们期盼孩子能够像他二哥一样考上省里的大学,这样,他们家在全镇乃至全县都荣耀和体面。
他的父母可以趾高气扬,洋洋得意的在村子里像螃蟹一样走路。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被偷听心声后我多了许多腿粗挂件 丹绝寰宇 傻傻女频姐想带我速通玄幻? 快穿之影后攻略:女配的逆袭之路 放大招就是要大声嚷嚷招式名 末世:从宿舍开始逃亡 火影之宇智波多子多福 读书,握剑,讲道理 在崩铁寻求邂逅是否搞错了什么? 末世重生:炮灰女配有小镇 从剑来被认为是武神开始 剑斩天机 对强取豪夺者强取豪夺 那个不婚女怎么找个好男人嫁了? 民国旧梦:傅少帅他一见钟情 炼化潜龙大陆的小瘪三 非是人间惊鸿客 星烬纪元:末世挽歌 雄霸战王 丧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