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妙笔文学网>民国之文豪崛起廖雅泉怀孕 > 第49页(第1页)

第49页(第1页)

“千字三元。”李总编道。

千字三元这个价格不可谓不高,要知道,他们给大众报的“台柱”文达先生的稿费,也就千字一元五角。

但《留学》这部书,跟文达写的大长篇武侠是不一样的。

文达的小说,他们不叫停,是会一直写的,写完了这个人物,就换个继续写,几百万字不成问题,质量也一般,人们看的时候兴许很喜欢,但看过多半就忘了。

《留学》则不同,这文不长,质量又好,还让报纸销量大增……

最重要的是,他希望穆琼以后能继续给大众报写文章。

穆琼面色不改,心却猛地跳动了几下。

他知道稿费肯定能涨,但以为最多也就涨到两元,没想到竟然能涨到三元。

他现在每天下午专心写作,一天写,一天修改誊抄,两天能写六七千字,也就是一天能写三千多字,赚十块钱。

沙船厂的工人工作那么辛苦,赵婶子的丈夫起早贪黑地拉黄包车,一个月也就赚七八块钱,给人当掌柜,一个月都拿不到十块钱,而他只靠写作,一天就能赚十块!

不过,穆琼也就激动了一小会儿,毕竟他以前是赚过大钱的,也就是最近总是很穷,一时间才有点激动。

穆琼笑笑:“李总编是个实诚人,我的下一篇小说,会优先考虑大众报的。”

看到穆琼波澜不惊的样子,李总编愈发不敢小看穆琼:“穆先生已经想好下一篇小说了?是什么?”

“是一个关于治病求医的故事。”穆琼道。

“治病求医?中西医现在不对付,写这个闹不好会被骂……”李总编有些担心。

“李总编放心,我只是写小说而已,并不偏向哪方。”穆琼道。

民国的中西医之争,穆琼是早就知道的,这些日子打算写《求医》之后,还曾专门研究过。

中医在现代其实挺好了,去中医院找中医看病,人家照样给你做检查确认病因,然后才开药,但在民国以前并不是这样的。

那时候,中医喜欢跟病人讲阴阳五行,讲一些让人云里雾里的听不懂的原理,有时候还会给病人开一些乱七八糟的方子,这也就算了,很多中医其实根本没有真才实学,常常背会几个方子就给人看病了,甚至连乡下跳大神的,都敢说自己是中医。

另外,同样的药材南北的叫法不一样,医生的写法也可能不一样,特别容易误导人,也容易让医生开错方子,让药房的伙计抓错药。

至于药材以次充好,相似的药材没分清楚,坏了的药材依旧用着……这些事情就更多了。

对了,这时候药房的伙计……他们有些竟然还能不识字!

好吧……其实乡下地方,某些医生也不识字。

当然了,这不是说就没有好的中医了,这时候也是有不少拥有真才实学的中医的,他们之中有些人的医术还非常高超,就是浑水摸鱼的太多了,以至于让很多新派人士对中医的印象变得不好,总是日常骂中医。

从晚清开始,就有人提倡要废除中医,五六年前,中西医就曾激辩过,从三年前开始,中医还被北洋政府排除在教育体制之外,不许开设教授中医的学校。

等十多年后……政府甚至还会颁布《废止旧医案》,不许旧医行医,而所谓的旧医,就是中医了。

穆琼承认,这时候的中医,是存在不少问题的,可是……这时的西医其实也没多好。

一些现代小孩子都知道的常识,这时候的西医都是不知道的。

比如说细菌病毒这些……虽说已经有人发现了这些微小的生物,也有人提出这些微小的生物可能会致人疾病,但人们对它们的了解还是很少。

再加上医疗设备少,又没有抗生素……这时西医给人动手术什么的,死亡率非常大,给人治病诊断出错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至于治疗疑难杂症……他们其实还比不上那些有经验的老中医。

就说伤寒吧,这时的西医压根没有对症药,基本只让静卧吃维生素,指不定病情就越来越严重了,但去找门庭若市诊所里有人卖早餐的张老先生的话,多半能药到病除。

但就是这两者,在民国时期,争得你死我活。

穆琼懒得管他们怎么争,他也不会去写他们怎么争,他想写的,是百姓看病难。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没钱  魔鬼的体温  我,C位出殡+番外  等天亮  恶毒炮灰重生以后  重返上重天  云间小农场+番外  成为备胎之后我被反派和男主同时盯上了  绚华的琉璃色GL+番外  中年恋爱补丁(gl)  日落大道  怀了豪门少爷的崽+番外  神家里的老小孩+番外  穿成七零娇娇女+番外  裙上之臣+番外  死了的前男友回来了  配角光环(穿书)+番外  那个穿汉服的学长  如果深情不对等[好莱坞]  论圣父的垮掉[快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