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老亲王当了一辈子内廷行走,身上多半没差事,就是给个参加朝会刷存在感的脸面。更高一层的就是加“协理内府事”的衔头,帮着掌管内府的亲王管一些宫廷杂务。
最高层级,就是加“协理内廷侍卫”衔,帮着管理御前侍卫和皇城三卫。
大周的宗室制度,并非所有皇子都能封王。
只有少数皇子可以封亲郡王,他们必须学业出色,并且在身为皇子时被下令管理部务,到新皇帝登基之后,掌部务的皇子不再掌实权,因其功绩和表现,加封亲郡王。
然后就是管宿卫,内府,宗室等事务,朝廷大政不再参与。
北静王是外姓郡王,但颇得太上皇喜欢,所以加了内廷行走和协理内府事的头衔。
他的班次当然是在殿中,并且相当靠前。
金台之上是皇帝,左手侧是翰林学士,然后是内阁大学士,再下来是诸部尚书等文官重臣。
右手侧是加绣衣卫的武勋勋贵,再下来是诸王,郡王,公,侯,伯,在京节度使等武职官员。
水溶入班次时,金台当然是空的,没有皇帝等臣下的道理。
但诸皇子,诸王,公侯,节度使,基本上人都到齐了。
大殿里也是嗡嗡直响,大家都在议论此事。
“这贾二先生……算不算危言耸听?”
“不算,夏,商太远,咱们不提,从成周到秦汉,再到魏晋,隋唐,两宋,元明,确如那贾芸说的那样,王朝兴废,各有周期。然而,都逃不掉大治,守成,大乱,再循环往复的存亡周期!”
“总结的好啊,先强盛,大家都想王朝兴旺,自家兴旺。然后子孙不肖,开始有诸多不妥之处,但总体还是强势。然后便是吏治腐败,法度废驰,子孙荒唐,接着就是起义,战乱,灾害……直到亡国。”
“王朝强时,是有气运吗?那时为何没有灾害?”
“也不是吧?应该是有灾害但朝廷处于盛时救灾也是得力,所以不会酿成大祸?”
“言之有理啊,比如前明末期时陕北晋北大灾,河南大灾,若当时是明太祖的洪武年间,区区灾荒何足道哉?”
“对喽,便是汉之文景时,隋之文帝,唐之太宗,这些皇帝在时的朝纲清明,朝臣普遍是清正有为之臣,行政也有效率,所以根本不惧灾害。”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看的我脊背发凉啊!”
“就如家族也是一样,兴亡天定,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啊。”
“那大周之国运也是一样?”
“咳,这话可不敢瞎说。”
因为都知道是召集群臣讨论王朝周期率的事,所以大家伙也是放开了说。
但涉及到大周时,那就要谨慎小心些了。
众人话锋一转,又是说起作者身份来。
“贾二先生,诸公可有知道是谁的?”
“说是荣国一脉后人,别的不清楚。”
“我听说过些,好像叫贾芸。”
“贾芸……不曾听过,倒是听过贾珠,贾政之子,少年读书有成,和国子监李祭酒家结的亲,可惜英年早逝。”
“贾家还有个贾敬老前辈,二十多年前二甲进士,但修道多年,清静无为,这贾芸应该和贾敬并无关系。”
“嗯,我倒是知道贾珍,贾琏几个,都是些无能纨绔。”
“疏宗出人才,古往今来大半如此。”
“是的,此言有理。”
说话的大半是文官,提起武勋世家也是肯定那些读书有成的。
对贾家的纨绔,并不会当一回事。
文官们说的热闹,诸王和武勋中少数人明白,多半人都是一脸懵懂。
只有在提起贾家时,不少武勋侧目。
在武勋群体中,贾家毕竟有些份量。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南疆炼蛊三十载,世人敬我如敬神 从海贼开始的旅行 山贼之神级召唤崛起路 九公主她又美又飒楚倾歌 沈星回同人文,穿进游戏去爱他 傲娇女总裁的单纯小奶狗 梦幻苍宇 人前嚣张人后遭殃的小少爷 八零宠婚:军少诱拐小青梅 蔚蓝档案的黑色记录 奈何王爷要娶我 无知的我莫名参加圣杯战争 羽仙情落都市间 我的诸天怎么都是情景喜剧 我,大剑豪,杀人就变强! 尸兄:人屠之后 千心蛊 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 快穿:拯救黎明的99种方式 嫁给姐夫后,董事长甘心做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