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肃之回过神来,亦请他留下。霍亥看了李彦一眼,两人目光一接,又都跳开了。卢慎一拍手:&ldo;两位正好做个伴儿。两位皆是学究天人,我等后学,不足以与二位讨教学问。两位先生在一起,倒颇解寂寞了。&rdo;颜肃之更郑重相邀。李彦清清嗓子道:&ldo;我是不做这个朝廷的官的。&rdo;霍亥跟着点头:&ldo;正是!没有他们这么胡来的。&rdo;颜肃之笑道:&ldo;那也无妨,只要两位肯留下来。&rdo;两人略一寻思,确也没有更好的去处了,都点头答应了。颜肃之大喜:&ldo;某即安排两位住处。&rdo;这是今天最大的收获!即使真的拿下了荆州,都不足与这个收获相媲美!颜神佑此时方道:&ldo;李先生家眷已安置妥当了,霍先生的宅子,我也早有留下来的,由老先生选了。若觉得咱们这里还能住,倒好留一间屋子。&rdo;霍亥也不简单,这么大年纪了,从先帝手里逃到京城,又从颖川王那里跑到河间王的地盘,最后落户昂州。这份审时度势的本事,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颜神佑很想将他坑来给六郎当老师。两位老先生心里,也有那么一点瑜亮之争。不在一处共事,如何能比出谁高谁低来?都答应留了下来。两人也都有小心思,他们不乐见颜肃之&ldo;忘恩负义&rdo;做反贼,自己反起朝廷来却是毫无压力的‐‐本来他们就是持不同政见的不合作者。看颜肃之之前犹豫的样儿,心道,你不想反也没关系,我们会帮你反的。就是这么神逻辑。既然已经答应留下来了,颜肃之也就毫不客气地对霍亥提出了要求:&ldo;先生门下多俊材,这位世兄,&rdo;一出手掌指尖对着霍白,&ldo;一表人材,可为我所用否?&rdo;公然抢人!霍亥在昂州转了一圈儿,发现这里的行政效率很高。高效也就代表着一个问题:人少。在没大事发生的时候,人少一点,效率高一点是完全没问题的。可是眼看就要大战了,昂州就需要大量的人材。霍亥矜持地一点头:&ldo;既然使君用得着他,便让他在使君帐下听命罢。他倒读过几本书,偏又好舞刀弄枪。&rdo;颜肃之嘴角一抽,心说,你就是夸你家孩子文武全才呗。还得装成很欣慰的样子,跟霍亥道谢。李彦清清嗓子,等颜肃之望了过来,才缓缓地道:&ldo;六郎,该起名字啦。&rdo;颜肃之僵住了!他儿子出生到现在,可不是还没起名字么?之前是为了好养活,干脆不起。后来……后来就习惯了叫他六郎。搞得六郎小时候以为自己的名字就是&ldo;六郎&rdo;,就跟他姐叫&ldo;神佑&rdo;一样。颜肃之开始团团转,一边转一边念叨:&ldo;是啊是啊,得起名字了,他名字还没起呢。叫什么好呢?&rdo;颜渊之看不下去了,一把拽住了他:&ldo;二郎!&rdo;颜肃之回过神来,对李彦道:&ldo;要不,您给取一个?&rdo;他这点功夫,已经想了好几个名字了,希成、希泰之类的。之前给颜神佑取大名儿的时候,他已经想过一回了,觉得都不好,都给弃了。当时觉得不好,现在再拿来,依旧觉得不妥。李彦想了一想道:&ldo;不如名璋?&rdo;颜璋?颜神佑心道,听起来怪怪的。颜肃之却说:&ldo;好好,就是这个名字了!&rdo;原本生子,便是弄璋之喜,叫阿璋,似乎也没什么不好。颜神佑小声道:&ldo;不如将八郎的名字一同取了?&rdo;李彦看了她一眼,又看霍亥,笑道:&ldo;我已取了一个,霍世兄岂可偷懒?&rdo;霍亥不肯随着李彦取的字往下扒拉一个玉字旁的字来,干脆另寻一字,沉吟了一下,对颜肃之道:&ldo;用一茂字,可好?&rdo;说着,在掌心里比划了一下。颜肃之乐了:&ldo;这跟唐二家的倒像了,这个好,就它了!&rdo;颜神佑扯掉满头的黑线,对颜肃之道:&ldo;我去安排人,往老家伯父那里问明端底。&rdo;颜肃之的表情又严肃了起来:&ldo;正是。&rdo;众人这才想起来,这是在商量颜家坟头被刨了的事情呢,这么个&ldo;同志们,我可找到组织了&rdo;的节奏,十分不合时宜。又装出一副死了人的样子,个个一脸悲恸,请颜肃之&ldo;节哀&rdo;。颜渊之刚才哭得最惨,现在跟不上节奏了,脸上还挂着两道泪痕,傻乎乎地看着这台大戏。深深地觉得,这个世界太危险了,他需要去找亲妈来安慰一下自己。卢慎身为一个称职的、自认为需要努力表现的副手,趁势给颜肃之总结出了痛揍荆州的口号。他将所有的事情都推给了河间王,以此事都是河间王搞的鬼,挑拨离间,让颜家成了受害人。所以颜肃之为公为私,都要搞死河间王,将荆州划到版图里,以向虞喆证明自己的清白,谁都不要跟他抢!颜渊之听了,质问道:&ldo;难道水家就没责任了?&rdo;颜肃之冷笑道:&ldo;这样的事情,你以为济阳、河间诸人会放过么?朝廷诛了首恶还好,若回护这&lso;国舅&rso;,他们正可以此为由攻讦皇帝昏聩。咱们只管等着看热闹罢。&rdo;颜肃之说的不假,以此后一段时间里,整个天下就出现这样一个奇景:颜肃之追着河间王狂扁,河间王大骂虞喆不仁,虞喆反过来痛批河间王离间。真是,相当地热闹。作者有话要说:造反真的很不容易。有理由了之后,实际的执行也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昂州这个地方,没有尝试过大军团作战。之前有过一次出境平乱,损失并不小。即使下定了决心,还是要有个策略的。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制约因素,这些下面几章都会展现出来。其中舆论也是一个方面。比如说,现在是虞喆对不起颜肃之,但是,如果颜肃之反了,舆论就又会对颜肃之产生微妙的不认同。就像李、霍两人这样。当你开始想要认同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对他十分苛刻,希望他是完美的,粉有时候比黑还要严厉呢,这也是促进进步哩。-以及,神兽同学不会这么光看着的,摸下巴。【1】此处化用了文天祥死后,衣带内发现的遗书的内容,也有称之为衣带诏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再多啰嗦几句吧。&ldo;仁至义尽&rdo;的本义只是将好的、积极的东西做到尽善尽美。原说的是蜡祭。后来的&ldo;聪明人&rdo;给解读出了腹黑的意思,其实不过是玩弄小巧而已。相当惭愧,一度以为这种玩弄小巧的说法是有道理的,直到读到了上面的那一段文字。读了真正的君子、义士的遗书,才知道什么是仁至义尽该有的引申之意。才能明白中国古代气节的代表,真正的士大夫的思想境界。士大夫是跟凡人、小人、自以为聪明之人,不是一个位面的生物。从很早的时候,孔子的态度就已经很明白了。他作春秋&ldo;郑伯克段于鄢&rdo;已经表明了儒家的价值取向了,此后学习儒学的士大夫们,都是以此为标杆的。怎么说呢,只要记着文天祥,领会他的精神,就不能说&ldo;崖山之后无中国&rdo;,因为气节仍在,我一直都在嘲讽&ldo;崖山之后无中国&rdo;这句话。扔了大道,只想阴谋,才是真的无中国了,人还在,精神还在,那就不是。坦白说,郑伯办的这个事儿,还是有点姨太太宅斗风的。机巧,不坦荡。政客,不是政治家。小变态是取了文天祥这句话,对朝廷没有那么多的忠诚,不是说她本人就很小人。作为一个穿越者,对于忠的概念,与古人还是不一样的。不过对于持有这样信念的人,她保持着应有的尊敬。以上。☆、191&iddot;行将赴征程在通报了京城惨案之后,州府诸人歪楼歪到天边去,从&ldo;商讨报仇&rdo;一路歪到&ldo;拉人入伙&rdo;。最后成功拐了两位老先生过来卖安利。两位名士端了一回架子,觉得自己受到了优待。在颜神佑慷慨陈词之后,从善如流地加入了&ldo;忧国忧民高大上&rdo;集团。哪怕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的解决之道就只有那么一个,可是不同的口号,给人的感觉瞬间就不一样了。你要说&ldo;为了搞死碍事的人&rdo;就会被老先生们鄙视,要说&ldo;为了更美好更有序的未来&rdo;,他们就会开心地奔跑过来。这是三观问题!立场问题!是&ldo;屡败屡战&rdo;,还是&ldo;屡战屡败&rdo;的问题!霍老先生还饶上了一个侄孙,一点也不客气地把霍白小朋友卖给颜肃之了。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像夸的那样文武全材,最起码,武的不行,文的还是可以的。最不济也可以领个闲职,做个抄写的工作。纵然知道霍老先生不至于自砸招牌,由于这世上奇葩太多,颜神佑心里,早已经作了最坏的打算。如果霍白一无是处,就让他抄书。这又关乎她的另一个计划了。当然,颜神佑也不是没有收获的,她趁机刷了一把存在感,展现了自己的&ldo;把稻草讲成金条&rdo;的技能,还让李彦、霍亥对她的感观变得更好了。至少,等一通大道理说完之后,原本对于&ldo;妇人抛头露面&rdo;持否定态度的老先生们,已经改为持保留意见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霍格沃茨之归途 于归 软笨Omega穿成反派的猫后 天问之易 渣攻靠假孕快穿火葬场(快穿) 颓废师姐重回巅峰 (红楼梦同人)宝玉奋斗记 别在路边捡三无alpha 靠拍烂片成为首富 我把外挂修好了+番外 金屋不藏月 伴君 万人迷直男穿成炮灰后[快穿] 反派师尊让我操碎了心 卧底总收到上司的死亡之吻 炮灰攻了反派[快穿] 神医毒妃燃爆全京城 影帝他只想当花瓶[娱乐圈] 一蓑烟雨任平生 替嫁娇妻来自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