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浮听得直笑,也不知是被逗笑的,还是欣喜于书院这三年来的不断改革,要知道书院最初建立的时候,可没有每月考试的规矩。
她也不确定这样的改革是好是坏,但她喜欢这种剑悬颈上的紧迫感。
皇后营帐内,瑞阳长公主也在。
顾浮向皇后行礼,刚起身,瑞阳就走到她面前,向她行礼。顾浮连忙躲开,却被皇后制止,皇后说:“受着吧,没什么受不起的。”
顾浮只好受下这一礼,并在瑞阳长公主行礼后又回了一礼。
顾浮赶到猎场已是最后一天,所以没什么机会大显身手。
但因陛下旨意,顾浮得以护送圣驾回京。
于是在圣驾抵达京城那天,羲和门城门大开,顾浮身披铠甲,骑着骏马走在最前方,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整整齐齐地进入城门,踏上被称之为御道的羲和大道。
羲和大道宽四十五丈,是足够二十几辆马车并驾齐驱的宽度,大道两旁禁军林立,禁军往外便是御道排水的沟渠,沟渠对面又是一排武侯伫立,越过武侯才是前来叩拜的百姓。
圣驾华丽威严,有百姓忍不住抬头悄悄地看。
待队伍走过御道,圣驾入宫,御道两旁的禁军武侯尽数散去,有关领军消息在城内逐渐传开——
今日护卫圣驾入城的不是禁军统领,也不是赤尧军统领,而是忠顺侯,他们大庸第一个女将军,女侯爵。
第七十三章
一大早天还没亮,有要上朝的人家便点起了屋内和廊下的灯火。
顾家往日只点大房老爷和大少爷的院子,顾浮回来后,整个大房那叫一个灯火通明。
顾浮毕竟是功臣,所以哪怕朝臣们极力反对,皇帝还是在朝中给顾浮留了个位置,开创了女子入朝为官的先河。
朝臣们原先还觉得以顾浮的本事,在外打打战就算了,回到朝中定是领个虚职,每日上完朝就去兵部点卯,当个摆设。不曾想顾浮回来没几天,就在早朝上和人吵了一架。
争吵的内容还与东境有关——磊国之后,东境又有小国与磊国结盟,他们倒也不是想和磊国一样跟大庸硬碰硬,只是不想纳贡,但生意还想和大庸继续做下去。
说白了就是贪心不足。
而他们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底气,其实也和他们向大庸提供的货物有关。
比如这其中的桑国,桑国盛产布料,他们能提供一种比麻布更加紧密、厚实、耐磨,还防水的布,是搭建营帐、制作船帆的最佳布料。
又比如林国,他们国内种植一种名为胶树的树木,胶树的树汁凝固后会变成具有弹性的固体,经过加工附着在车轮上能达到防震的效果,还能做成鞋底,十分耐磨且柔软,做工也比需要一层一层纳的布鞋简单。
还比如云国,他们从地底下挖出了“燃墨”,其形如水,色如墨,味道非常难闻,但可作柴火燃烧,也可替代火.药,引发爆炸,是军造司这几年来的新宠。
这些货物都具有独特性,在大庸境内,甚至是其他东境小国里都找不到相似或者比他们更好的替代品。
可皇帝不打算惯着他们,直接下令东境军,发动了战争。
此举对大庸自然也有影响,但显然对那些小国影响更大。
近一年,眼看着北境恢复安宁,和磊国结盟的小国怕大庸腾出手来彻底灭了他们,就想跟大庸议和。
朝中目前分成两派,一派主战,认为就这么放过那些小国,会让其他小国觉得他们大庸脾气软,日后没事就骚扰一下,看情况不对就议和,长此以往有损国威。
一派主和,认为没必要打,有损国库更有损他们的大国气度。
偏就顾浮别出心裁,提出了新的想法。
这场战不能继续打下去,东境不比北境,北境不打不行,不打就会被外族劫掠,不打就要给出大量的金银粮草去跟外族谈和。但东境贸易繁华,其税收也是国库的一笔重要收入,战火一旦蔓延,反而会损害大庸自身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皇帝非常想将这几国打下收入囊中,却迟迟不驳回主和派的原因之一。
但也不能就这么放过那几个贪心的小国,不仅是为了敲打其他东境国家,也因为那几个小国所拥有的东西实在是太特殊了,别说皇帝舍不得,顾浮也舍不得。
所以顾浮支持议和,但要让那几个小国补上这几年的朝贡,还得多倍补偿大庸这些年来因为他们造成的损失,威胁他们不赔就打,这样既可以维持东境的安稳,又能震慑其他小国,让他们清楚,想要和大庸作对,就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国库是否能交得起赔款。
也不知是顾浮的提议真的有问题,还是顾浮的性别让朝臣们对顾浮带有偏见,反正结果就是——顾浮同时得罪了两派人马。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幻想分手100次 母亲病重当天,她闪婚了豪门大佬 诡言危行 恶魔狂想曲(校园 高H) 乡村小狂医 祂的恩赐(高H/兽交/群交/脱垂/人外/虐阳虐乳虐穴/阉割再生) 唯有敬亭山 长夜将明(1v1 古言h sc) 转校生gl(ABO) 清纯主播被肏日常(h) 我死后,前夫得了相思病 汹涌爱意(兄妹,高h) 对你上瘾(直掰弯) 爆肝领主的狂诗曲 大结局后她开了外挂(1v1) 徒弟他人面兽心+番外 出山 毒女轻狂,冷面殿下轻点宠 沉迷学习,无心恋爱 尾随的战争【同人文/练笔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