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是方法。
为什么文字相能够熏习内心、改变思惟?它有三个过程:第一个,文字般若;第二个,观照般若;第三个,实相般若。首先你要把文字相变成观照,观照智慧。这个时候你对《法华经》要先怎么样呢?你要先学习。如果你对《法华经》的义理完全不懂,什么叫做约迹门开权显实,什么叫约本门开近显远,你完全没有学《法华经》,你就去读诵,你只得到文字相的般若,为以后的修行种下一个久远劫的善根,成就善根。这个善根今生不会起作用,因为你不能把文字变成观照。所以你必须把道理懂了以后,你才能够随文入观,把文字相转成观慧。第三个,把这个观慧变入实相。这第三个阶段把观照变成怎么样?法法会归你的心性。
你看,《法华经》的前半段主要是加强清净心,到后半段,本门,那就是菩萨的妙用,就讲到菩提愿了。菩萨的普门示现,都是愿力的显现。比方说你读<见宝塔品>。你看<见宝塔品>,你读到“从地涌出,住在空中”,这宝塔什么意思,你不懂,你就“哦!这个宝塔很漂亮”。那你就活在文字相。但这个宝塔所表法是菩提愿。说,哦!这个是多宝佛过去所发的愿,这宝塔才会出现。然后宝塔为什么在空中呢?因为这个菩提愿相应于清净心。法身菩萨的愿,它不是坐在地上的,是在空中的,在离相的清净心的空中。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怎么样?要先受持。你明白道理以后再去诵《法华经》,那么这个文字相可以转成你心中的观照,最后能够加强你的理观智慧,入实相般若,就是会到你一心真如的实相的安住里面去。
这个是方法。从文字入观照,观照入实相,这是方法。
第二个是心态。
这个心态是所有修行的心态。就是诸位!你做功课的目的是要让你进步的,要增上,你不是只是做功课。所以,从进步的角度,一定要记住一句话:宁可少念,不可草率!我们很多人做功课没有注意到,做功课是要增上、进步的,他就是把功课做完就算了,就含糊笼统。
我过去做过老法师的侍者。我在读佛学院的时候,有一次去见海公师父,跟他请教一个问题。我从门口要进去的时候,从窗户看到他老人家在打坐,他打坐的时候前面放一本经书,是《楞严经》的经书。他老人家是读一段以后,就静坐,在那边思惟。他读一小段,他眼睛就闭着,在思惟这个《楞严经》的义理。
就是说,今天你做功课的目的不是把它念完就算了。你是不是能够把这个文字的相转到你内心去变成一种光明,那你的闻思就很重要了。你要怎么样?细嚼慢咽。学佛最怕囫囵吞枣。你慢慢地去体会,这里面到底佛陀想告诉我们什么?在我们内心当中会建立什么样的观慧?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你的心态,一定要知道,修行是要进步。你每天要进步,而不是把功课做完就好。那只是交代功课而已。
这地方就是两个,第一个方法,第二个心态。你掌握这两个原则,你就会受益了。
【学员提问】《法华经》上描述了很多时空相貌,有龙女的刹那转身,有无量的过去相,也有佛陀给阿罗汉授记后讲他在未来的各种时空相,无尽时空都不离现前一念心性,那么阿罗汉和菩萨在佛陀授记前后,对时空相的体验会有所不同吗?
【师父答疑】这个时空相就是我们说的法界了。凡夫的时空相是业力变现出来的。我们先谈谈凡夫的时空相。凡夫的时空相是单一的时空相。你看你,你今生的轨迹,你有你的时间相,有时候有些时间过得很快,有些过得很慢。一般痛苦的时间会过得比较慢,快乐时间过得很快。比方你小时候很痛苦,你觉得小时候时间拉得很长。在你的时空相里面,你的空间,你遇到什么人,你遇到什么事,所以每一个人都有他今生要走的时空相。这个时空相是单一的,就是完全由业力变现的,就是你要面对的。
过去有人在佛教文章里面说,一个人死了以后如果变成蚊子,他可以变成一百只、一千只蚊子。这个解释是错的,他没有学唯识。我们今天的人,比方你是人,你的整个生命、你的时空相是你的生命的全部了。你就算变成一只蚂蚁,就算你变成一个微生物,你的时空相也涵盖你的全部了,全体不变,全体随缘。不可能说你一个生命变成一百个生命,除非是法身菩萨,凡夫没有那么多时空相。
凡夫呢,你记住,任何时候,你只有一个时空相,不管你是变成什么,你就算变成一个非常微小,用显微镜看到的微生物,你也是只有一个时空相。就是,凡夫的时空相就只有一种。我们的时空相是片段的,这个时空相结束了换另外一个时空相,就是生死轮回,分段生死。
法身菩萨的时空相就不一样了。你看初地,他证得真如本性以后,可以有一百个时空相。那个时空相不是业力,叫做愿力,他可以随愿受生。他可以选择到畜生道去做一个蛇王,现出蛇的时空相来度化跟他有缘的众生。他可以变成鹿王、变成猴王,他也可以变成人,各种各种。当然,他也可以现成佛法界。变佛法界困难度高一点。我们说过,从法身要转成应化身,你要发愿,要修六度,要去成熟众生、庄严净土。你要等待跟你有缘的众生都成熟了,然后投胎到你的地方去。你本身要成就,你还要等待跟你有缘的众生,等待他的善根成熟。所以,初地菩萨可以同时现一百个时空相,就看他要不要。但是现佛身相对困难。一般九法界你随时可以现,现佛身就不是你要不要而已了,那你要去修的,应化身的佛是要修的。凡夫的时空相是业力,法身菩萨以上的佛菩萨的时空相是愿力。他有很多自在力,这个时空相结束了,这个蛇后来被杀了,他随时又变一个时空相出来。
阿罗汉的时空相呢?阿罗汉的时空相也是单一的。但他比较简单,他的时空相就是涅盘寂静,他没有其他时空相。你不管对他做什么,他的心永远是涅盘寂静乐,就这样。他跟外境是不与一切万法为伴侣,因为他不受一切法,他的六根的受已经被破坏了,你怎么对他都是一样,他大不了就提前走而已。但是,如果阿罗汉听了《法华经》,佛菩萨给他授记,对的,他时空相改变!他从一种涅盘寂静的时空相转成一念心性的时空相,这个时候会权入实,那他就是又回归到一念心性了,他的时空相又变成初地,就是一百个分身了。没有听《法华经》之前,他的时空相就很单纯,就是涅盘寂静相。
我们凡夫的时空相是多彩多姿,尤其富贵的人,他有各种各样的人事的因缘。阿罗汉在受完记以后对时空的体验他会不同的,他从一种空性的寂静转成一念心性的即空即假即中的功德妙用。就是这个时空相不同。
【学员提问】《法华经》的经文里,有很多次使用“涌出”,甚至有一品的品名直接就是<从地涌出品>,这个词如此频繁使用,是不共于其他经典的,请示师父有何深意?
【师父答疑】“从地涌出”,佛教很喜欢用大地来譬喻我们的内心世界,为什么呢?因为大地能生万法,它有能生的功能,而我们的内心也能够去创造万法。当然,凡夫可能创造的是六凡法界,佛菩萨创造的是整个功德庄严。
我们先谈谈凡夫的大地。凡夫的大地叫做什么呢?叫做杂草丛生。我们这个大地生出各式各样的杂草,都没有用的,也不能吃,也不能作药。
三乘的大地呢?三乘人的心,他这个地,它从地涌出什么?三乘,你可别忘了,他虽然不能成佛,他是有果实的,他是一个果树,他是有各种的三乘的道果,三乘是有道果的。所以三乘的大地是各种的药草果树。
那么佛陀的大地呢?佛陀的大地有无量无边的果树,万德庄严。
修行就是先改变你的大地。这个很重要,就是你不要马上去种果树。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先修理观,再修事修?诸位!你知道为什么开智慧那么重要?就是说,好,你现在这个大地只能长出杂草,但你现在不换这个大地,你不断地种,你只能够长出漂亮的杂草。漂亮的杂草还是杂草,为什么?你不可能变成药草或者果树。因为你这个大地就是只能长出杂草。所以,你今天的智慧理观不建立起来,你广修福德,到最后叫做,你修了很多美丽的杂草、庄严的杂草——人天有漏福报。
所以,为什么佛陀用大地?就是说,你要先把你的大地给换掉,把这种贫瘠的大地转成佛陀的大地。就是把你的心态先转成佛陀的知见,然后再去修事修。就是,修行先从根本上改变大地,然后再从大地里面去种事修的因果的树。
但是这个大地,他有时候讲凡夫的无明妄想的大地,有时候讲佛陀的一心三观的大地。比方说我们看迹门,迹门<见宝塔品>,宝塔是怎么?“从地涌出,住在空中”。这个地是指什么?蕅益大师解释这个地是无明妄想的地。因为,迹门的目的是怎么样?因地,它是要破无明,它是要成就般若德,它破无明证法身的。所以,这个大地如果出现在迹门,那指的就是凡夫的无明妄想。
如果这个大地出现在我们以后的课程,“从地涌出”在本门出现,那就是功德妙用,那个地就是真如本性了。这样懂吗?就是果地的妙用了,因为本门是指佛陀的果地的功德妙用。我们到了下一堂课讲到<从地涌出品>的时候,你会发觉,里面的经文跟前面完全不一样。前面我们所学都是凡夫跟二乘人的心态,攀缘、执着,凡夫攀缘因缘果报,二乘人攀缘空性,这是比较不圆满的一种思想。到了本门以后,你只能够合掌,随喜赞叹。<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药王菩萨本事品><妙庄严王本事品>,全部是在讲佛菩萨的功德妙用。所以,这个地指的是真如本性。
这个大地,诸位!如果它是在迹门出现,这个地就是我们的无明妄想。它会告诉你怎么突破无明妄想。到了本门以后,这个地就真如本性了。所以,你一看就知道,反正有三种大地,凡夫的大地、三乘的大地、佛陀跟法身菩萨的大地,三种大地。
所以,从修行的角度,先把大地变成佛陀的大地,然后再去种树。就是为什么先理观、再事修,是这个概念。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福运惠崽三岁半,满朝文武排队宠!》 凡人:别人修仙,我练武种田 末世来临前,我收编大佬上交国家 大唐里正 北门老枪 直播鉴宝:宝友,你这可太开门了! 桃花马上威风凛凛 海贼:我,第四大将,今年八岁 乱世帝都 阿哈说:死了没关系,拼好还能用 请归 帝娇 网王:游在立海大 姐妹先嫁我后嫁,她嫁儿子我嫁爸 我靠好孕称霸修真界 重生后我手撕绿茶闺蜜 太子妃掐指一算,疯批殿下心惊胆战 真千金断亲后,侯府上下追悔莫及 穿书送系统,炮灰脚踩绿茶上位 宠妃这职业,必须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