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妙笔文学网>妙法莲华经功德和作用 > 第91章 第91集(第1页)

第91章 第91集(第1页)

丁二、见宝塔品分二:戊一、长行;戊二、偈颂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零八面,我们看丁二的“见宝塔品”。

这一品是迹门流通的第二品。前面一品是<法师品>。<法师品>佛陀讲到两个重点:一个是功德,一个是方法。佛陀先赞美人法,赞叹一佛乘因果的殊胜。

一佛乘的因果,它的特色,蕅益大师说是“妙因妙果不离一心”,这是很特别的,就是说它的因地是一心真如,它的果地也是一心真如,因果是随顺的。因为这种随顺的情况,它才能够产生万德庄严。因为它因地本身就是不生灭心,所以它能够招感不生灭果。这个意思就是说,成佛的果报其实不完全是修来的,不是修来的,不是说你努力就可以成佛,不是这个意思。你去造作因地,你这个因上的造作是有时空的相状的,那你为什么成佛以后可以尽未来际地享受佛陀的果地功德?为什么果报没有消灭的时候呢?所以因地的生灭是不可能创造不生灭果的。就是说,如果你现在衣服里面有一个无价宝珠,你不拿来贸易,你只是不断地工作,你可以成就五乘的因果,但是你不会成佛的。因为你没有掌握成佛的因地。它的因地必须怎么样?不生灭心。

比方说,欸,你为什么学佛?说我希望靠布施成就富贵的果报。那么你离无上菩提是遥远的。你为什么学佛?我为了要能够持戒成就尊贵的果报。你离菩萨道是遥远的。因为你心中带有相状,凡是有相状的东西都是单一的果报,它不能形成总持。你可能未来会有功德,但是你不可能变成万德庄严,你不会变成无量的庄严,不可能。说,你为什么学佛?我为了要开显我内在的自性功德力。你掌握了成佛的因地,离无上菩提接近了,就是佛陀说的近于无上菩提。

所以,我们学《法华经》,首先要了解什么叫一乘的因果。它因地是不生灭心,果地是不生灭果,所以这两个是随顺的。其他的所有的五乘的造作,只是一个助缘,是一个过程。你只要没有把摩尼宝珠拿出来用,你就永远不会成佛了。学佛不是靠努力工作而已,不是这个意思,你要把你内心本具的自性功德力拿出来跟你的修学互动,所谓的权实不二,这你才有成佛的可能性的。所以佛陀先让我们建立一个一佛乘因果的信解,这是第一个事情。

在<法师品>佛陀一再地赞叹什么是一佛乘的因,什么是一佛乘的果。接下来就讲到,那这样子,一佛乘的因,怎么启动我的一佛乘呢?我怎么让自己趋向一佛乘的因果呢?那就不是信解而已了。诸位!你开始要怎么样?观照,内观。所以佛陀讲到五种法师,透过受持、读、诵、解说、书写,靠这个文字相来让你内观真如。

这个内观,智者大师讲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叫做“初观为因,观成为果”。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在成佛之道上有效率地修学,我不要经过那么长的时间,我希望能够坐大白牛车,赶快趣向一佛乘的因果,而不是在五乘因果里面不断地打转,那你就怎么样?你要内观你的真如本性,就是天台宗所谓的一心三观。

一心三观其实是两个观法而已了,第三个是平衡用的,中观是平衡用的。就是你观照你一念心性本来清净,这第一个。这不是信解,而是真正地观进去。那么你本来清净,观进去的时候,你的内心怎么样?就离一切相了,所有的恶念、善念相状全部离了,清净心是离恶念、离善念的。那么离相清净以后,你就怎么样?成就一个清净心。然后,你再观假观,观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内心具足十法界的功德,这个时候你就开始怎么样?发起菩提愿了。

所以,当我们内观真如的时候,我们会启动两种功能:一个是清净心,一个是菩提愿。清净心是由空观来的,菩提愿是由假观来的。这样子,就是说你根本没有修其他的法门,但是起码怎么样?你跟别人有什么不同呢?诸位!你已经启动了你内心的一佛乘的因果了,就是你开始拿摩尼宝珠出来使用了。虽然你一开始操作,你买卖做得很小,你每天可能只拜一百拜,可能只是做少许的布施,但是你背后的本钱太大,你是用一佛乘的正因去修这些善法。要套一句蕅益大师说的话叫日劫相倍,你老人家修一天,别人要修一劫的时间。

举一个例子。举我们最简单的拜忏吧。净土宗拜忏是必修的。你临终的时候,你要带业往生,你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想办法降低你的业力。你不能把业力弄得很大,不然这个业力很难带的。

忏悔业障,你有两种选择:

第一个,就从因缘观去忏悔业障,这是我们一般的思考。说无量劫来我造了很多的善业,我也造了很多罪业,善业当然让它增长广大,那我罪业怎么办呢?起惭愧心,忏悔。这种因缘观的好处,就是你透过对业障的观察起惭愧心,这是好处。它缺点呢,你会产生法执。你一开始的因地就认为你有业障,那么这个业障的这个法的相状就把你框住了。所以,你忏得很久,你还是不敢相信你的业障已经清净了。

那怎么办呢?如果我们能够把拜忏的事修跟内在的自性功德相结合呢?内观真如,外修忏法,那会有什么结果呢?它的结果就是你的因缘观跟真如观两个合在一起——因缘观,业障深重;真如观,清净本然。那这两个合起来变成什么呀?变成如梦如幻。诸位!你的业障变成是一种如梦如幻的假相。那如梦如幻就很好忏了,就是我本来没有业障,我业障是后来才有的,依止这种观念你开始去拜忏,别人可能要拜三年,你可能三个月就清净了。因为因果不同。

我们讲过,每一个法,你用不同的心态,你坐的车子是不一样的。有些人他是坐羊车、鹿车,有些人坐大白牛车。所以诸位!修行不是靠法门,修行靠的是见地。你用什么见地,你用众生的知见,你用佛陀的知见,来操作同样的法门,那产生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就好像说,你摩尼宝珠不拿出来用,老是放在衣服里面,那你只是不断地工作,你要做到什么时候?所以权法、实法是要互动的。那么启动点就是内观,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信解而后观照。你说我一天只有观照三次,好过没有,因为你开始向成佛之道跨出第一步,因为你从根本上在解决生死问题,不是从枝末的对治。

<法师品>是迹门流通的第一品,它等于是把信解一佛乘因果,把内观真如的法门都标出来。那这个<见宝塔品>干什么呢?你已经信解,已经观照;<见宝塔品>就是作证。佛陀以他自己过来人的身份,多宝佛是长久以前就已经灭度的,他以大悲愿力来到佛陀讲《法华经》的现场来作证,佛陀所说的一切是真实的,是佛陀亲自来见证这个一佛乘的因果。所以从前面的<法师品>的信解观照,到<见宝塔品>的作证,它的规划是这样子的。

那么它是怎么作证法呢?我们看补充讲表第四十四面,附表第二十七,<见宝塔品>。

一、解释品目

塔具云方坟,亦云灵庙。众宝所成故名宝塔。律云“四处起塔”,谓佛生处、得道处、转法轮处、入涅盘处。今“法华实相”,诸佛三身,皆从此生,诸佛于此而坐道场,诸佛于此而转法轮,诸佛于此而般涅盘。即此《法华》即是三世佛之四塔。先佛已居,今佛并坐,当佛亦然。本品宝塔出来显示此事,故言“见宝塔品”。

我们先看宝塔这个塔字。什么叫做塔呢?就是方坟,就是方形的一个坟墓。当然后来的变化,有些把它建成六角形、八角形,都有。那么它的功能是什么呢?灵庙,它是供奉佛菩萨的舍利用的。那它的材质呢?是“众宝所成”,用各式各样的珍宝构建而成,所以叫做宝塔。

那么宝塔有什么功能呢?看戒律上说,律云四处起塔,佛弟子应该在四个地方建宝塔:第一个,佛的出生处;第二个,成道处;第三个,转法轮处;第四个,入涅盘处。这四个处是整个佛陀八相成道一期的应化当中最关键的四个处所,它等于涵盖了佛陀的因到果。出生就是成佛的正因,没有出生他怎么成就应化身呢?成道就是果地;转法轮,果地的妙用;最后入涅盘,是果地而转成一种报,他受用的报,大般涅盘的常乐我净。

所以,“法华实相”,其实《法华经》所强调的中道实相,或者讲一心真如,一心真如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一念心性它是不生灭的,所以它是真实的。修来的东西都是虚妄的,因为它因缘生,它就会因缘灭。一念心性是没有因缘生,所以它就没有因缘灭,所以它真实。如,就是不变。所以这一念心性既真实又不变,我们简称为一心真如。

那么一心真如,它是怎么回事呢?“诸佛三身,皆从此生”,它是成佛的因地;诸佛于此而坐道场,它也是成佛的果地;乃至于转大法轮,它是果地的妙用;乃至于到最后,它是一种果报的受用。所以《法华经》它的特点,它同时是因,它也同时是果。

所以,“先佛已居”,这个先佛是过去的多宝佛。“今佛并坐”,释迦牟尼佛开塔以后,最后进入宝塔,多宝佛把座位让一半给释迦牟尼佛坐。释迦牟尼佛是今生佛,他进入多宝塔里面,各坐一半,并坐。那么未来诸佛也是一样,也是要安坐宝塔。“本品宝塔出来显示此事,故言见宝塔品。”

<见宝塔品>简单地说等于是印证了成佛的从因地的出生,到成道,转法轮,入涅盘,它是整个因跟果的印证,一个作证的意思。

那么怎么个作证法呢?

我们看经文要义,第二大科。这地方有三小段,先看第一段。

二、经文要义

(一)上来今佛三周说法已竟,三根皆蒙授记。更通记佛世及灭后,闻经随喜,皆得成佛。此乃诸佛出世之一大事因缘,故假过去多宝佛及现在十方诸佛同会证明,令信今佛所说不虚。如塔中叹言:“善哉!善哉!如所说者,皆是真实。”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太子妃掐指一算,疯批殿下心惊胆战  末世来临前,我收编大佬上交国家  海贼:我,第四大将,今年八岁  北门老枪  宠妃这职业,必须卷起来  桃花马上威风凛凛  我靠好孕称霸修真界  穿书送系统,炮灰脚踩绿茶上位  《福运惠崽三岁半,满朝文武排队宠!》  请归  重生后我手撕绿茶闺蜜  姐妹先嫁我后嫁,她嫁儿子我嫁爸  帝娇  大唐里正  凡人:别人修仙,我练武种田  直播鉴宝:宝友,你这可太开门了!  网王:游在立海大  阿哈说:死了没关系,拼好还能用  真千金断亲后,侯府上下追悔莫及  乱世帝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