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是悟一佛乘。你了解了把万法——十法界因果回归到一心,那么你就有资格受未来的成佛之记,这是三根受记。但是这个受记以后,你今天要能够有多快的时间,这个快慢,那就落入到事修的实际的操作了。所以佛陀必须讲,“欲登法王位,必经法师位”。这个地方很重要!我们不是像禅宗的根机,一闻千悟。我们悟了以后,我们要慢慢怎么样?要长养圣胎,要净法熏习,要不断地让这个摩尼宝珠的力量慢慢加强,就必须要有一些事修的方便。所以佛陀在授完记以后,“而有此品,以示成佛之径”。
就是说,你不是把《法华经》学完以后就大事已办了。你学完《法华经》是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这个道理怎么样落实,怎么样跟你的修学对接,那你必须经过法师位,就是这五种法的修学。
这个地方是说明佛陀为什么要安立<法师品>,就是帮助你快速地成佛。
(二)本品五种法师,可摄为三业,受持为意业,读诵解说是口业,书写是身业。以三业自修,即自行法师;以三业教人,名化他法师。
这五种法师,依古德,可以摄为三业的修学。因为我们过去造业是怎么造业?当然是身口意三业造业。那现在要怎么样?要把它转变。所以我们必须要透过这个身口意的修学,来反转过去的身口意的过失。
比方说受持是意业,这最重要。你心里面要知道什么是真如观、什么是因缘观,那这之间怎么样对接。这个是意业。第二个是,读诵解说是口业,你要出声,去创造一个音声来读诵解说。书写就是身业了,这是身体的造作。
以三业自修叫做自行法师,以三业教人就是化他法师。不管自行、化他,都不离开身口意三业。这是第二段,用三业来配对五种法师。
(三)此品法师,专指大乘法师。然利物以慈悲为首,处世以忍辱为基,度生以无我为本,是故佛在本品开示,弘经三轨:慈悲,则生一切善;柔和,能遮一切恶;观空,能自净其意。依此自行化他,堪作法师。尽未来际,弘通妙法,续佛慧命。
<法师品>不但是指自利,更重要的是强调你是大乘的法师,你要有一些利他的妙行,所以佛陀开出了弘经三轨。就是在末法时代,你想发心弘传《妙法莲华经》,乃至于一个偈颂说给你同参来理解,怎么办呢?三个原则:
第一个,入慈悲室。你要有慈悲心。不管他对你怎么样,不管他的反应怎么样,你为了慈悲,你要有一种利他的心。
第二个,着忍辱衣。后面会说到,妙法在末法时代弘传是很困难的,因为众生他也不是冲着你来,他有烦恼、有业力。你今天的法进去他的心中,对于他的修学是帮助很大,但是他有时候起烦恼。烦恼起现行的时候,他会对你做非法的行为。所以你要怎么办呢?安忍,安忍不动。你要有忍辱衣,有衣服来保护你。
第三个,坐法空座。站在无所得的心,以无我无我所的清净心来安住,坐法空座。
所以佛陀在讲本品,开示弘经三轨:慈悲则生一切善;忍辱柔和就断一切恶;观一切法空,安住清净心,自净其意。这就指身口意。“依此自行化他,堪作法师。尽未来际,弘通妙法,续佛慧命。”
这个<法师品>的结构,经文结构是这样:它的前半段,佛陀是讲怎么做一个法师,偏重在自利,自受用。修学《法华经》,成为一个自受用的法师,当然佛陀也赞叹,也讲到方法。后半段,佛陀专门花了半品,来讲怎么样做一个弘扬《法华经》的法师,就讲弘经三轨。前半段讲自利,后半段讲利他。
这个是一个简要的说明,把这一品作一个扼要的说明。
丙三、流通段分五、丁一、法师品;丁二、见宝塔品;丁三、提婆达多品;丁四、劝持品;丁五、安乐行品
我们回到讲义,看丙三的“流通”段,就是迹门流通。这地方有五品,就是丁一的<法师品>,丁二的<见宝塔品>,丁三的<提婆达多品>,丁四的<劝持品>,丁五的<安乐行品>。
这五品讲了四件事情:一个是方法。就是修学《法华经》的方法。第二个,讲功德。佛陀一再地赞叹你今天做这五种法师的功德,自利利他的功德。第三个,讲引证。过去哪些菩萨因为修《法华经》而成大成就的,佛陀引用实际的例子来取信于我们。就是佛陀说的这个道理,是有实际的根据的,引证。第四个,佛陀劝修。劝我们大家能够自利利他。最后佛陀慈悲地劝我们,劝修。
<法师品>当然是一个总相。先解释方法跟功德,这是<法师品>。<见宝塔品><提婆达多品>偏重在引证,引用多宝佛、提婆达多来引证,<劝持品>是劝修,这三个是别明。第三段,丁五的<安乐行品>,是把修行的方法跟功德作一个总结,讲得更详细,就是怎么做五种法师,怎么样把它落实到身安乐、口安乐、意安乐跟誓愿。就是怎么以身口意三业跟誓愿来操作这个五种法师,让我们成就安乐。这个安乐不是指人天的安乐,是大般涅盘的安乐。这就是迹门五品的情况。
丁一、法师品分二:戊一、叹美能持法人;戊二、叹美所持之法及示通经方轨
我们首先看第一个“法师品”。<法师品>有两段。第一段,叹美能持法人。佛陀先赞美能受持《法华经》的这个人,先赞美人。后段再赞美法。
戊一、叹美能持法人分二:己一、明禀道弟子功深福重;己二、明授道之师功深福重
赞美人当中分成两段。
己一、明禀道弟子功深福重分二:庚一、佛世弟子;庚二、灭后弟子
禀道就是你能够自受用,你能够受持《法华经》,你的未来功德深、福报重。这个地方又分成佛世跟佛灭。
庚一、佛世弟子
尔时,世尊因药王菩萨,告八万大士:药王!汝见是大众中,无量诸天、龙王、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与非人,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类,咸于佛前,闻妙法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就是佛陀讲完三周说法以后,就做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因药王菩萨,告八万大士”。佛陀以下的开示,主要是要告诉这八万个法身菩萨,因为这八万个法身菩萨是未来在末法时代弘传《法华经》的法身菩萨。佛陀要鼓励他们未来在末法时代来弘传《法华经》。
那么,佛陀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这八万大士,而要假托药王菩萨呢?这个“因”就是假托。古德说有两个道理:因为药王菩萨久修法华,修学精进。因为药王菩萨他就是主修《法华经》的,所以他对《法华经》修学特别精进。第二个,他燃身供养,奉法真诚。他曾经把身体烧掉供养《法华经》,表示他是为法灭身,奉法真诚。就因为这个药王菩萨有两大功德,所以佛陀就假托药王菩萨,但重点是要告诉这八万的法身菩萨,鼓励他们来弘传。
他怎么说呢?他说,药王!佛陀是指名道姓,他的对象是药王菩萨,其实是说给八万大士听的。他说,药王菩萨!你看到大众当中,有无量的这些五乘的弟子,包括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与非人等,这就是天龙八部。这些都是干什么?修人天乘的。还有谁呢?还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四众弟子。他有的是求声闻乘,追求涅盘。辟支佛也是追求涅盘,是利根的声闻,修十二因缘。还有菩萨乘,修六度的功德,来追求佛道。总而言之,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还没有会权入实,他们还活在因缘的思考,人天的思考或者三乘的因缘思考。这些人,如果我们能够透过《法华经》的教授,使令这些人闻《妙法莲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那么我就可以给他授记。因为他未来“当得”——决定可以成就无上菩提。
这个地方就说明了《法华经》的一个基本的修学的目标,叫做闻跟随喜,就是闻持跟随喜。
我们先解释闻持。
这个闻持,蕅益大师说,它是一种文字上的初解。我们刚开始学习妙法当然是从文字相,说是“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我们原来的心是清净心。那既然是清净心,我一天到晚怎么还生起那么多念头?那不是你的心。诸位!那叫妄想,那个叫“前尘虚妄相想”,就是外境刺激你的时候你产生的第一个反应。那跟你的心没有关系,那是生灭的。如果这是你的心,那你不知道死过多少遍了,它现在哪里?它就是刹那生刹那灭,刹那生刹那灭。你发一顿脾气,结果呢?结果那个瞋心跑哪里去了?觅之了不可得。如果它是你的心,它要恒常存在。所以你从文字相知道,喔,原来它不是你的心,那是生灭心,那是一种暂时的感受跟想像结合产生的一种作用,受、想、行这三种功能。那么我们刚开始学习《法华经》,明白这个道理,是从哪里?从文字相,这个叫做闻持。这是初解。
然后呢?然后就是随喜。
你这个道理明白以后,你回到你家开始读诵思惟,做一种深入的观察。把这个文字相,透过观察,消化成你心中的智慧的光明。你不是文字理解而已,你是真的有体悟了,就是随喜。你开始怎么样?随顺、欢喜,产生法喜。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直播鉴宝:宝友,你这可太开门了! 太子妃掐指一算,疯批殿下心惊胆战 网王:游在立海大 海贼:我,第四大将,今年八岁 真千金断亲后,侯府上下追悔莫及 《福运惠崽三岁半,满朝文武排队宠!》 乱世帝都 凡人:别人修仙,我练武种田 穿书送系统,炮灰脚踩绿茶上位 末世来临前,我收编大佬上交国家 阿哈说:死了没关系,拼好还能用 大唐里正 重生后我手撕绿茶闺蜜 桃花马上威风凛凛 帝娇 姐妹先嫁我后嫁,她嫁儿子我嫁爸 我靠好孕称霸修真界 宠妃这职业,必须卷起来 北门老枪 请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