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妙笔文学网>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免费 > 第899章 贞元落幕哑圣人理学乍兴乍又落(第1页)

第899章 贞元落幕哑圣人理学乍兴乍又落(第1页)

第899章贞元落幕哑圣人,理学乍兴乍又落第899章贞元落幕哑圣人,理学乍兴乍又落

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初一时值新年,各宗室、外戚、百官都前来宫中向李适祝贺,唯独太子李诵因病无法前来。

李适因而流泪哀叹,自此一病不起。

正月二十三日李适在会宁殿驾崩,遗诏传位于皇太子李诵,享年六十四岁,群议上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葬于崇陵。

二十六日皇太子李诵正式登基。

因为李诵中风,口不能言,所以大事全权操于亲信待诏翰林、东宫侍读王伾和王叔文二人。

所以一登基,李诵便下诏擢王伾为为左散骑常侍,充翰林学士,王叔文为起居舍人,亦充翰林学士,可以随意在内廷走动。

王叔文则用韦执谊为尚书左丞、同平章事。

又有亲信宦官李忠言、美人牛昭容侍左右。

即使李诵因为中风不能言,但亦可通过五人垂帘问政,掌握朝政。

如此形成上传之事,要一经韦执谊,二经王叔文,三经王伾,四经李忠言,五经顺宗宠妃牛昭容,才能为顺宗所知晓。

下达之事,环节亦同

五人中,翰林学士掌白麻内命,平章事为宰相,李忠言掌传递,牛昭容口述奏疏,一内一外,有职有权。

之所以李诵如此急切的要五人掌握机要之权,不仅是自己身体不好,唯恐有变,更是为了要革新鼎固。

自从贞元二年白氏推广理学以来,经理之争便就此蜂起,朝野对于二者的争论不绝于耳。

也因此形成了一大批研究理学的文士,以寒门之士居多,其中不乏世族子弟。

李诵更是深受理学熏陶,太子太师白理平便是理学在长安的扛鼎人,身兼太学博士,门生遍及天下。

而经过二十多年的争论、研究,众人惊奇的发现理学竟然有利于革新朝弊。

经学讲究济世育人,但是更讲究做文章,故而有些空洞。

而理学则不同,在济世救人的基础上,更注重实用,从不吝啬采纳其他学说。

不以门私为见,只要是对治国救民,对天下人有益处的,都可以拿来运用。

以此形成了一大批以刘禹锡、柳宗元、程异、凌准等为代表的理学新贵。

鉴于德宗末年出现的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以理学生为代表的革新派迅速占据朝廷一大片位子。

而王伾、王叔文二者亦是有振兴朝纲之意,于是两方人马联合在一起,准备大干一场。

形成王伾、王叔文、韦执谊在内朝,刘禹锡、柳宗元、程异、凌准等在外朝的革新派。

虽然李诵中风,口不能言,但他也是想要恢复李唐皇室的,于是对于王伾等人的行动表示支持。

甚至多次直接下场领导。

在李诵登基的首个月,革新派便连续做了多件大事。

一者免去浙西观察使李锜之职,从中央户部选调官员前方浙西理财,直接输入长安,将一部分财政大权从藩镇收归中央。

二者严厉拒绝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威逼朝廷总领三川(即剑南东川、西川及山南西道)的请求。

三者惩戒残暴掊敛的京兆尹道王李实,以能吏杜佑摄冢宰,并兼度支及诸道盐铁转运使。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能看见血条的我纯度极高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两界:从低武肝出个仙武巨擘  别碰我蛋挞(骨科、ABO)  绝对沦陷(1v1 父女 h)  同时穿越万界,还要深蓝加点  艳杀(1v2)  雨季(1v1骨科)  加油啊,武医生  [综漫] 捡到暹罗猫版的透子后  九星霸体诀(番外)  长生从迎娶大嫂妹妹开始  折探花  华娱:从03年开始做导演  风止(np)  一人之下,天官赐福  [综漫] 猫猫我啊,养两脚兽捏  氪金大佬的自我修养[综]  给他们一点小小的搞笑系癫佬震撼  火影之无限新世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