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想着,就见皇帝陛下快步进殿,夏守忠跟在后面,手中捧着厚厚一叠折子。
贾元春连忙上前行礼,被皇帝免
了,让她坐在炕桌对面。靠近得了,贾元春鼻端便嗅到对方身上有一丝隐隐约约的速沉香气,似是进凤藻宫时才沾染上的。看来这位皇帝陛下还和多数时候一样,不喜熏香。
看你面色凝重,这是天幕又批评贾家了?皇帝陛下坐在炕桌对面,一抬眼望着元春。
贾元春颔首,忙道:“是,臣妾不敢为母家讳言,因此从天幕上听来的一切,妾身都已——记下,呈贡陛下御览。
皇帝闻言,哈哈一笑,当即命夏守忠过来,取了一只泥金信封,将元春今次所记天幕之言的所有笔记,都装进了那只信封里,然后在封口处淋上火漆,皇帝陛下亲自摘下手上一枚戒指,在那火漆上一印。
朕自然信得过贤德妃。这里有朕亲自印下的火漆烙印,除了朕之外,没有人敢打开阅览。日后朕或许会有一天有兴致愿看看天幕是如何说朕的江山的。但如今朕确实是无暇他顾……还有好多折子需要批阅。
元春望着那枚被火漆封口的泥金封,心底稍稍松了一口气。
大
翌日,宫中议政的小厅内,林如海正在与“主战”的大臣们唇枪舌战,分毫不让。
海疆军政机要,原非御史台所能置喙。然昨日臣细看南方军报,其中疑点颇多。南方诸将,恐多是为了一己之功而妄启边衅。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今南方诸将报来的军情,皆称南方诸国疲弱,不堪一战。然却与各通商口岸报来的海外情形天差地别……
林如海所述有理有据。他列举了不少从南方海商处得来的情报,与军方诸将报来的军情相参照。两者相去甚远。海商尚且有不少时兴的火器护船,而南方诸国在军方口中尚且使着长矛弓箭。
在军方口中,荡平南方诸国,不费吹灰之力。南安郡王勇武无双,自是领兵挂帅的最佳人选。
“臣以为,在南方诸国情势趋明之前,军中诸将实不宜妄动。尤其是南安郡王,万勿以千金之躯自蹈险地,到时不仅落了朝廷的颜面,反倒成为邻国笑柄,恐怕悔之晚矣。
听林如海说得激越,就连皇帝也不免侧目:“林大人以往一向不过问军事的。”
林如海十分诚恳地启奏道:“监察军方原本实非臣的职责,然而此事与林海息息相关,于是昨夜挑灯
翻阅了南方所有的军报和通政司的档案,思来想去,都觉此事不妥。于是今日犯颜直谏,若有不妥之处,万望陛下恕罪。
难得林如海老实向皇帝交代此事与他有利害关系。忠顺亲王站在一旁,望着林如海微微颔首。东平、西宁、北静三王俱在,此刻都低着头一言不发。
年轻的皇帝却“噗嗤”一声笑了,道:“林大人所说的‘息息相关”,乃是昨日天幕所述,因为南安郡王南征失利,因此朝中决定送贾家一名庶女出海和亲之事吧!
和亲?
在场诸人中,忠顺亲王依旧是一张万年不变的冰山脸,东平、西宁、北静三位,看起来都是吃惊不小。
本朝国力强盛,何至于和亲?
忠顺亲王却不咸不淡地道:“若是全无准备,打败了仗,与割地失土相比起来,和亲算是个不错的法子。
贾家是林大人姻亲。林大人为贾家说话,原属寻常。皇帝陛下神色淡淡,不见喜怒。林如海当即拜倒,将他在天幕上听到的事毫无隐瞒,一五一十全数倒了出来。
然而那天幕亦有道:那和亲海外之事,原本曾属意小女。林海一家蒙受天恩浩荡,吾女更是蒙太后厚爱,赐予县主之尊。若要小女为国出力,原是责无旁贷。若真需得如此,林如海必然亲自送她踏上海途。然而细想去……臣等堂堂七尺男子之身,无法护得住我堂堂中华疆土,竟要一名稚龄幼女以其终身为代价,挽救我朝颜面与疆土安靖?我林海身为臣子与老父,该以何等面目拜见圣上,又有何颜面面对小女?
林如海说到这里,已是眼角含泪,众人俱是动容。要以一名小小女子出海和亲,以成全南方海疆和靖,那军方真是……吃什么的?
朕准了你——
皇帝慨然一声:“着六百里加急南下,告诫沿海诸军,万勿轻敌,切莫轻信人言,不可轻启战端。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如履薄冰 开局十大帝王盘点[历史直播] 情缠·醉缱绻 云翻雨覆 他,来自女尊 凶兽饲养指南 小疯子幼崽也能做团宠吗 攻二不想走剧情[快穿] 一觉醒来,三个老头叫我爸 幸福的“贱”样儿 试问东流水(出书版) 女国 清澜传+番外 王妃上吊后,王爷后悔了 三万英尺 穿越大周 你把青春给了谁 抵死缠绵的痛楚 青山接流水(出书版) 超级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