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兵其实早就有搞研究院的想法,只不过之前的各方面条件都不成熟,所以直到现在才开始真正动手。
灯塔和霓虹为什么在许多技术领域,能够领先全球,这和他们在某一段时间内,对基础科研的大力投入,是分不开的。
灯塔,对基础科研大量投入的时间点,是在50、60年代。再叠加大量的军工技术被解禁出来,转向民用,才催生了大量新技术领域,在灯塔的高速发展。
那一段时期,灯塔不仅在用大量的财政资金补贴科研,还通过许多技术采购项目,引导灯塔的大企业,去大力投资科研。
直到80年代,灯塔开始走上金融化的道路,大量的制造产业开始外移。随之而来的,就对技术投入的减弱,大量的研究实验室,陆续关闭。
例如,灯塔最有名的贝尔实验室,就是灯塔着名的电信运营商,灯塔国际电话电报公司(att)的企业实验室,历史可以追溯到1925年。
贝尔实验室成果有多辉煌,出了多少重大发明和诺贝尔奖得主,就不需要在这里过多科普了。
但就是这样一个,几乎是灯塔科技旗帜的实验室,同样没有逃脱黯淡消亡的命运。
1984年,贝尔实验室的所有者att,因行业垄断,被强行拆分。
贝尔实验室也同样被拆分为了几个部分,并由此开始逐渐衰落。
其后经过几次所有权易主,到了陈兵重生之时,已经几乎听不到贝尔实验室的信息了。
霓虹的快速崛起,同样依赖于基础科研的大量投入。
霓虹投资基础科研的时间,略晚于灯塔。霓虹在60年代才开始加大投入规模,在70、80年代,对各种科研的投入也达到了顶峰。
这期间,通产省组织了多个技术研发的推进项目,霓虹的那些财团,也效仿起灯塔,大力投入各种技术研发。
这也是霓虹能够在80年代,在许多技术领域向灯塔发起了挑战的根基所在。
霓虹能够产生那么多的诺贝尔奖得主,很大的原因是投入的研发资金足够多。
然而,这种对科技的投入,并没有真的持续下去。一个广场协议,彻底改变了霓虹的发展轨迹。
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升职,带来的就是霓虹股市、楼市的暴涨,霓虹也开始跑步进入金融化时代。
一个冷知识,90年代初期,全球排名前十的银行,霓虹占了一半以上。
等到霓虹的金融泡沫被刺破,霓虹的财团,也开始仿效灯塔,大力进行海外的投资。而霓虹本岛也开始逐步空心化,科研投入力度大幅下降。
进入了新世纪之后,霓虹就已经不是那个,曾经能够与灯塔进行技术竞争的霓虹了。
看看新世纪之后的诸多新兴产业,几乎都已经没有多少霓虹厂商的参与了。
所谓霓虹失落的三十年,可不仅仅是霓虹宏观经济,增长停滞的三十年,更是霓虹的工业竞争力不断下滑的三十年。
后来霓虹的诸多厂商,被曝光出大量长期的产品数据造假,公司财务造假。
这个背后,其实就是霓虹工业,研发投入不足,竞争力日渐衰弱,又想要维持经济、科技大国形象,而逐渐走上了不归的邪路。
一个经济体,要想经济快速崛起,就必须完成工业化的进程,而基础科研,就是工业化最底层的基石。
拉长历史周期来看,一个经济体的长期竞争力,是与其对基础科研的重视程度,呈现高度正相关的。
灯塔、霓虹都曾经因为,高度重视对基础科研的投入,而快速完成工业化,成为全球经济的领头羊。
然而等到进入了金融资本时代,在很多人的眼里,工业赚钱太慢了,远没有玩金融,去收割别人的财富,来的高效。
灯塔、霓虹先后在80、90年代,开始了全面的金融化,这种过度金融化的后果,就是工业能力的增长停滞,甚至逐步萎缩。
前世的历史中,进入新世纪,内地完成了初步的工业化之后,也是大力投资了各项的科研技术,才使得内地得以真正崛起的。
而这个过程中,最为极端,取得成绩最为突出的企业,就是华为。
华为在2003年,卖身给灯塔摩托罗拉不成之后,就彻底的幡然醒悟了过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英雄无敌之魔法 北宋:只手挽天倾,我助弱宋开疆 虫骑 穿越高曦月享福日常 坎坷修仙 被邪祟觊觎的新娘 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 人在高武,怒斩各大势力天骄 权力巅峰:从乡镇税务局开始 少年白马:李淳罡模板,一剑入神 妾室男为,神医庶子有空间 下堂小妾不好惹 梦倾紫宸宫 [综漫] 义勇先生的网球 我要剑与魔法,你说起把大狙? 斗罗:见证之书与绝世唐门 [综武侠] 水系魔法师穿武侠 两晋最强修道者之问鼎天下 海贼之晓 女主撩不成,反被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