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理上,其实笔记本电脑与pc有很高的重叠之处,甚至将笔记本电脑拆开,其上的部件,甚至与pc是高度对应的。
但笔记本电脑是更加紧凑的系统,需要将内部的各个部件进行小型化,使得笔记本电脑在保持技术性能的同时,必须更加的轻薄化。
在工业制造领域,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中等尺寸的工业产品,是生产难度最低的。
而同样基本原理的东西,无论是想要进行大型化,还是小型化,其难度都会成级数的提升。
越是向两端发展,需要的工业综合能力越强,涉及到的技术领域越广,包括材料性能、工艺精度等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同步的提升。
这种难度提升到一定程度,技术含量也就完全不是一回事情了,甚至可能需要彻底更改技术路线。
笔记本电脑,就是对计算机产品进行小型化和紧凑化,这个历程其实开始的很早。
1975年ibm就推出了ibm
5100计算机,因为体积较小,可以随身携带,被称为便携式计算机。
但其实这台计算机并不真正便携,他的重量高达25公斤。这样笨重的“便携式”计算机,自然不可能被市场认可,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此后十年,许多厂商都在尝试推出各种便携式的计算机机型,计算机的重量也在不断的减轻,但仍然迟迟无法取得真正的突破。
直到1985年,霓虹的东芝推出了t1000机型,采用了intel
8086
cpu,512kb
ram,并带有9英寸的单色显示屏,没有硬盘,可以运行ms-dos操作系统。
这款计算机才真正有了后世笔记本的样子,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商业化,而同年ibm推出了类似的产品。
可以说,1985年才是相对被认可比较多的,笔记本电脑产品的开端之年。但之后几年,笔记本电脑在市场上引起的浪花也并不算太大。
直到1992年ibm公司第一台thinkpad笔记本电脑问世,这台thinkpad
700c,才算正式开启了笔记本电脑的大规模应用历史。
而到了1994年,intel首次尝试推出了intel
bile
pentium
75处理器,专用于笔记本电脑,才使台式电脑与笔记本电脑真正分化为两个产品品类。
现在还是1984年,距离笔记本产业的规模化和商业化还很遥远,陈兵也并不急于要提前推进,笔记本电脑的商业化进程。
电子产业的发展是有很明显的周期的,陈兵是1980年开始创立英豪,过去的几年中,正是电子产业新技术频繁被创新出来的时间节点。
从1981年ibm推出pc、1983年摩托罗拉推出大哥大,都是里程碑式的节点,是pc和移动通讯这两大产业领域的开端。
陈兵过去几年一直在玩命的扩张,其实就是要赶上这几个重要的里程碑节点,完成技术和品牌的卡位。
但历史上,80年代的后半段,电子产业的发展,更多是计算机、大哥大的产业规模简单扩张,很多其他新的技术,其实是在进行积累和酝酿之中。
直到进入了90年代,计算机和手机的市场,规模扩张到了一个临界点,许多前期积累的技术,也足够成熟,才重新开始进入一轮新产品的爆发期。
而笔记本电脑和功能手机,就替代了pc机和大哥大,成为了90年代的杀手级应用,带动了全球电子产业的全面爆发,也塑造了后世电子产业的整体格局。
如果从行业竞争格局的角度来看,80年代的后半段,核心是灯塔对霓虹的打压,而宇宙半岛、对岸和欧洲在悄悄的积累实力。
灯塔制造业成本高企,80年代,只打压霓虹一家,就已经费尽了力气。
90年代,已经没有能力,镇住全球电子制造业群豪并起的局面了。
而这个时候,灯塔却率先走上了新的赛道,互联网成为了灯塔科技发展的新方向,也奠定了其后二十年,灯塔在互联网领域的地位。
90年代,是全球电子产业发展的关键时间窗口,是奠定全球电子制造产业竞争格局的关键时期,而新世纪后的全球电子产业发展,很大一部分是保持着之前的惯性。
而很遗憾的一件事,历史上的内地电子产业其实缺席了这场全球电子产业的国际竞争。
90年代,随着内地市场的开放,大量的进口电子产品在向内地进行销售,尤其是霓虹产品更是最为积极。
此时内地的电子产业只能算初具规模,只能在国内市场上,对进口产品的冲击进行抵抗。
但这个期间,内地的电子产业也在这种抵抗中,逐渐积累出了一定的实力,构建起了比较完整的低端产业链。
直到进入新世纪后,内地的市场才开始与国际市场逐渐融合,内地的电子产业也开始逐步向国际市场上进行销售,产业链也跟随这种趋势从低端向中高端开始升级。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北宋:只手挽天倾,我助弱宋开疆 梦倾紫宸宫 下堂小妾不好惹 斗罗:见证之书与绝世唐门 [综武侠] 水系魔法师穿武侠 海贼之晓 英雄无敌之魔法 虫骑 穿越高曦月享福日常 少年白马:李淳罡模板,一剑入神 两晋最强修道者之问鼎天下 被邪祟觊觎的新娘 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 女主撩不成,反被撩 坎坷修仙 [综漫] 义勇先生的网球 妾室男为,神医庶子有空间 权力巅峰:从乡镇税务局开始 人在高武,怒斩各大势力天骄 我要剑与魔法,你说起把大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