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要做营销号,想怎么瞎说就怎么瞎说。〗
“评论的意思……是说这个是假的?”
“对,编的故事。”
“所以天幕刚才放的视频也不一定是真的?”
画者想出一种可能性,后人或有类似志怪小说里的留影珠,可以将人的生活亦或者戏剧之类留影,而后裁剪、拼接搭配上自己写的文字。
“这不是想怎么说都成?”
“会写故事,能说话就能做。”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后人……分得清吗?”
【#臣和奴才#】
【在清朝电视剧中经常能看见汉臣称臣,满臣称奴才,那这种究竟从何开始呢?】
【臣:一开始也是奴才的意思。
臣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当中,形象就是一个竖立的眼睛。
《尚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
其中的臣是指男奴隶的意思,而妾则是指女奴隶的意思。
《礼记·少仪》:“牛则执纼,马则执勒,皆右之;臣则左之。”
夏商时代的奴隶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战俘,所以这个时候的臣也有战俘的意思。
但是,之后随着官僚集团的发展,臣的含义就逐渐从被征服的人变成了辅佐统治者完成对底层管理的职业,奴隶的性质反而就消失了。
明代万历年间,东北人努尔哈赤崛起之后,后金的政治制度与其说是另起炉灶,不如说是地方部落加上明朝制度的大杂烩。
所以天命时期的女真人与大汗之间的自称很直接就是“我”。
只有投降女真人的汉人,这个时候才会自称“臣”。
到了皇太极时期,满清完成了早期的封建化,就开始学习明朝了,满人汉人的大臣自称一律使用“臣”。
崇德、顺治两朝都是一样,但到了康熙朝的时候,情况就发生变化了。
咱们在影视剧里面经常会看到一个东西叫做奏折,也就是两个硬的封面,中间夹杂了几十个折叠屏的那玩意。
一些不考究的剧组,连宋朝都会被安排说大臣上奏折了。
实际上直到清朝顺治朝为止,中国古代的朝廷与地方之间的联系靠的都是题本(各时代称呼不一,采用明朝用法)。
明朝官员有事报告皇帝,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
题本盖官印,奏本不盖印。
题、奏本都由通政使司进呈,由内阁大学士“票拟”,给出相应的处理意见,然后呈交皇帝“批红”,由皇帝给出最终决定并用印下发。
因此,这两种文书都是公开的。
但是康熙皇帝这个人他不一样。
他善,舍不得大臣们上班干活累着。
与其说大家一起开会讨论,不如让地方官和自己悄悄的说话,于是奏折就出现了。
奏折实际上就是把过去要公开的很多国家大事,全部变成了地方官和皇帝的私房话。
《康熙王朝》里这个私房话还成了康熙治理有方、调节大臣关系的好办法。
好听一点的说法:叫加强了君主集权。
难听一点的说法:家国不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被关女子监狱十八年,出狱即无敌 你不疯,我不癫,谁来拯救娱乐圈 每日热股解析 千古一帝,秦王扶苏 蓝天下染色的花环 拳渡星河劫 穿书女频,女主有些不对劲 江澄重生后 大秦,我不良帅,开局双修焰灵姬 九姐妹报恩复仇记 雷灵鬼罚 睡前听的小故事 我的世界烦人的怪物学院 梦归夏朝:拥有貔貅血脉不要太爽 绝世龙神:七个师姐又美又飒 老房子的惊悚 神坛之上 绝世神音师,音动天下 重生之段少离我远一点 武林风云之双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