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妙笔文学网>朕就是万历帝免费 > 第658章 水太冷了(第1页)

第658章 水太冷了(第1页)

水太冷了!

过了几日,朱翊钧把张四维的两份奏章,《提请移风易俗行新文化除旧陋俗疏》和《再请建新文明以应新时代疏》明发,并在《皇明朝报》丶《中国政报》丶《顺天政报》上刊登,并叫太常寺传达旨意,各省政报必须以头版刊登此两疏。

朝野震惊,议论纷纷。

只是此时的朝野,与以往大不同。

几经「修剪」,朝堂上坚持理学原旨教条,冥顽不化的臣工所剩无几,陆续递上的反对奏章,也没有以前那麽大火气。

地方上的名士大儒们,就算是议论纷纷,也只是在聚会时说一说,能在报纸上刊登出来的反对意见,几乎没有。

能刊登出来的,都是不法报纸,迅速被镇抚司地方差遣局查封。

预热了十几天后,朱翊钧对两份奏章的批覆也下来了。

「移风易俗,迫在眉睫。着即日成立大明文化建设委员会,主管移风易俗,建设大明新文化。直属内阁。任命礼部右侍郎丶翰林院掌院学士张四维任主任,本兼各任不免」

批覆公布,朝野又是一片哗然。

大明第二个委员会居然成立了!

想想第一个考成法中央指导委员会的权势,众人猛然醒悟,窝在翰林院的千年甲鱼,居然翻了身?

此前门可罗雀的文庙,这几日车水马龙。来往的官员不是来拜孔圣人,而是来拜访文化建设委员新任主任张四维。

攀攀关系,摸摸底细,询问一下文化建设委员会,到底如何运作,手里有什麽权柄!

接着西苑又传下旨意,鸿胪寺正卿曾省吾出任通政使,执掌改制的通政司;顺天府尹刘应节迁为鸿胪寺正卿,顺天府少尹潘应龙署理顺天府尹。

朝堂心里有数了,纷争月余的通政使之争,结束了。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时任翰林院编修的张居正因病请假回到原籍江陵。

曾省吾是承天府锺祥县人,被称为楚北三俊之一,正准备到乡试会试一试身手,听闻隔壁名噪一时的江陵神童张叔大回乡,马上跑来拜访,执师礼请教。

张居正见他恭敬有礼,又才藻富赡,便倾囊相授。还带着曾省吾,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向湖广的科试前辈们请教。

受益匪浅。

嘉靖三十四年湖广乡试,曾省吾一举中试。接着又在嘉靖三十五年中丙辰科进士。

科场连捷,曾省吾对张居正感激不尽,视为恩师。

曾省吾中试后很快就出京历练,巡按四川丶浙江丶福建等地,处理过川边土司叛乱,参与过东南剿倭。

被四川巡抚黄光升丶总督江浙事胡宗宪上疏保举,说他「娴将略,善治边」丶「莅事精勤,多有建白」。

黄光升现在是御史中丞赵贞吉的助手,执掌都察院,还是新学扛把子李贽的同乡,关系很好。

胡宗宪就不用说了,东南系的大佬。

曾省吾既是张居正的嫡系心腹,又与势盛的蜀党丶新学和东南系都攀得上关系。

众多地下吏部尚书们分析完曾省吾的履历,忍不住感叹,通政使一职,舍他其谁?

潘应龙虽然只是署理顺天府尹,可是全天下人都知道,凭他在南城大改造以及京师其它政绩,全天下谁能从他手里抢走顺天府尹?

还有一直被边缘化的清流翰林首脑张四维,出任新设的文化建设委员会,担纲重任,满朝官吏猛地意识到,江南三大案的馀波已经过去,百官们的春天即将到来。

又过了两天,西苑传下旨意,以戎政使胡宗宪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为媒人,替潘应龙向驸马都尉李府提亲纳采,希望能迎娶宁安大长公主与驸马都尉李和长女李氏。

宁安公主和驸马都尉李和欣然答应,然后开始进入问名丶纳吉丶纳徵。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生死热线  珍珠令  凡人:修炼三千大道得永生  开局绿帽,狗系统居然让我去破案  别进我房间  出轨后我又出轨了(NP)  啼笑皆妃  盘点崩铁名场面,从砂金开始  快穿之怎么被反攻略了  机械女仆  在韩国  驯服(出轨 np)  热搜预定大师  穿越斗罗,我分裂成五个人  末世:姐靠0元购拐走满级大佬  妖妃有喜  摄像头猎人  [火影同人] 火影樱哥的木叶人生  秦时明月之政  质子,别撩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