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只看眼前能不能填饱肚子,可不可以多存几个铜板。“大饼”要十多年后才能吃到嘴里,他们是不会去吃的。
京城的技艺学堂招不来女娃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京城百姓的日子还比凉州和云州的好了许多倍。
“全嬷嬷,你说什么样的学堂会让百姓们把女儿也送进去?普普通通,勉强能填饱肚子的百姓人家。”赵明月想不出来办法,试图“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全嬷嬷迟疑道,“有银子拿?”
紫苏:“哈哈哈哈……”
感情这两人当她说笑话呢。
赵明月灵光一闪,“挂到议政阁的告示牌上,让百姓们来答?”
全嬷嬷:“百姓们会说‘送女儿去作甚?要送也是送儿子,除非有银子拿!’”
赵明月:卒。
第163章
三月开始,回京述职的官员陆续进京。
不管是要继续外放的,还是想留在京城的,都对议政阁兴趣高涨。
朝廷的意旨说得再清楚,也比不上亲眼目睹京中对议政阁的热情来的直观。
勤政殿非天时地利人和不能进,议政阁二百人的位置,皇贵妃还鼓励他们“兼职”。
只要对民生有想法,凭政绩,上折子,能被选中的都可在议政阁有一席之地。
有年纪大些准备致仕的,心里盘算着,就不回老家了。在议政阁商讨治民之法,不需要舟车劳顿,官场周旋,一把年纪了也可以干呢。
外放的把民生的重要性往上提了提,一些法子可以在任上就试试,若是可行,被选中的机会大大增加啊。
各地县令心中激荡不已,升不了官,还可以直接谋议政阁的职啊。
回京一趟不容易,这两年京中发生的大事都得捋捋。
玲珑酒楼里,有从前相识的官员聚一起叙旧。
“这次回京,本官觉得京中变化甚大啊。”
“刘大人说得没错,卑职三年前进京的时候,百姓们还在谈论皇上会过继哪家宗室的孩子。这会太子都两岁,我朝又要添一位公主了。”
“是啊,本官上次来这酒楼喝茶,百姓们说的都是家长里短。诸位大人听听,现在可都是国事!”
“民智大开,是好事啊!”
“此乃国运昌隆,盛世来临之兆啊,某定要在京中多盘桓几日。”
议政阁的告示牌,皇上和皇贵妃亲临过的技艺学堂,京中的扶贫司和调理司,能亲自去查看一番的,都不能略过了。hr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上古 (《千古玦尘》原着) 五胡烽火录 职业嘴替,日入十万 兴宋 商业三国 只想苟命的我成了仙尊的心尖宠 咸鱼小师妹拒绝捆绑 红楼之林家女帝 庶妃升职记 [综武侠]江湖兼职日志 打工人她总在脱线[快穿] 皇后看见弹幕后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替嫁美人重生后 长安首富她说想回家 宋时明月 [三国]听说诸葛亮又考了第一 忠犬侍卫的黑化手札 被迫冲喜后我跑路了 娇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