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静静地凝视着面前的这个男人,眼中流露出好奇与审视的光芒。他心里暗自琢磨着如何判断古人的真实年龄,毕竟在古代社会,可不像现代这般容易通过外貌来准确推测一个人的岁数。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句古话虽尚未在大秦广泛流传,但它所蕴含的孝道观念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正因如此,古人们通常不会随意剪去头发或剔除胡须,而是选择精心地梳理和保养它们。
回想起初次见到萧何、曹参等人时,高要就曾闹过这样的笑话。当时,由于他们都留着长长的头发和浓密的胡须,高要竟误以为他们已年逾四十。然而经过一番了解后,他惊讶地发现这些人实际上还不到三十岁呢!
此刻,站在高要面前的这个男子让他感到十分陌生。高要对自己的记忆力一向充满信心,即便是来到大秦之后,那些与之打过交道的人大都能在他脑海里留下些许印象。但对于眼前这个人,任凭他如何努力回想,却始终找不到一丝一毫有关的记忆,
“见过大将军!”只见男子正稳步向前行来。待其走到距高要不过数步之遥时,方才停下脚步,然后躬身抱拳,对着高要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
高要见状,原本平静无波的面容之上,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他那双锐利如鹰隼般的眼眸,紧紧地盯着眼前这个陌生的男子,沉声问道:“你是何人?”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怒自威之势。
那男子听到高要发问,脸上丝毫没有露出半点怯意,反而微微一笑,从容答道:“大将军寻访我已久,如今当面,怎会不识得在下呢?”
高要闻言,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便陷入了沉思之中。他这些年来南征北战,所寻之人可谓数不胜数。且不说这秦末本就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与汉末、隋末相比也毫不逊色。只不过由于诸多原因,比如史料记载过少以及大量资料的遗失等,使得人们对于秦末时期的了解相对较少,从而给人一种不如汉末和隋末那般精彩纷呈的错觉。
但实际上,当时活跃于历史舞台上的那些人物,无一不是真正的豪杰之士,个个都有着非凡的才能和气魄。
各路诸侯之中,绝大多数皆源自于昔日六国之贵族,其中不乏王族血脉者。他们高举义旗,可谓名正言顺、师出有名。汉末时期,诸侯们皆在“汉”字这面大旗之下展开激烈角逐,但无论如何也难以绕过世家大族所给予的支持。毕竟,谁能赢得更多世家大族的鼎力相助,谁便拥有更为雄厚的资本去逐鹿天下、称霸中原。
唐末之际,情况又有所变化。当时所谓的反抗暴隋之举,实质上乃是世家大族已然发展至鼎盛阶段,并开始对皇权加以操纵所致。隋炀帝本欲削弱世家大族之势力,岂料此举竟引发滔天巨祸。这场动乱,归根结底不过是世家大族自编自导的一场权力大洗牌罢了。最终,渔翁得利者乃李唐家族,而在其身后默默支撑的,则是声名赫赫的太原王氏。
反观秦末之时,虽亦存在众多贵族,且数量不在少数,但此等贵族与世家大族相较而言,实则相去甚远。彼时各方势力相互攻伐,真刀实枪地浴血奋战,其所消灭之物,从某种程度上讲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诸侯本身,而是一个个完整的国家,
这便是高要为何始终不遗余力地探寻着秦末那些赫赫有名之人的缘由所在,他竭尽全力想要挖掘到更多的人才,但凡有可能挖到的,便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而此刻站在他面前的这名男子,竟然口出狂言称自己就是高要一直在苦苦寻觅的那个人物。
然高要所追寻的目标可不在少数,自从于南境成功稳住阵脚后,他所招揽而来的人才虽说已有一部分,但其中的大多数皆属于默默无闻之辈。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高要在秦末时期的威望实在过低,难以吸引到真正声名远扬的豪杰之士前来投靠。像眼前这位男子这般主动找上门来并表示愿意归顺的情况,对于高要而言尚属首次遭遇,心中自然而然地涌起了几分好奇之意。
只见高要拱手作揖,面露谦逊之色道:“敢问先生尊姓大名?高某求才若渴已久,只是一直无缘与先生相见,万望先生勿怪。”
此时此刻,高要已然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礼数有加,不仅亲自出门相迎,而且并未对来人加以斥责。不过,这其实已差不多到达高要所能容忍的极限了。倘若眼前的这个男人纯粹是在装神弄鬼、故弄玄虚的话,那么高要是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的,定会毫不犹豫地下令让手下之人将其当场处决,以绝后患。
“张良拜见大将军!”此时,那男子恭恭敬敬地朝着高要深施一礼,并清晰地报出了自己的姓名。听闻此言,高要如遭雷击般瞬间呆住,他瞪大眼睛,满脸难以置信地紧紧盯着眼前的张良。
高要心中暗自思忖:这怎么可能?张良竟然在此刻出现在我面前!要知道,从最初开始,他就一直在竭尽全力地寻觅着张良的踪迹。而且,对于寻找张良这件事,其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对韩信的搜寻。尽管历经千辛万苦,始终未能如愿以偿。万万没想到啊,就在此刻大军压境、兵临城下之际,这位传说中的人物——张良,竟主动现身于自己跟前。
张良那可是赫赫有名的汉初三杰之一,更是常常被赞誉为汉初三杰之首。自古以来,他便备受后世无数谋士的敬仰与推崇,被尊称为“谋圣”。即便是在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后的岁月里,每当人们评判谋士之能时,所参照的巅峰标准,大体上也就是与张良相若罢了。如此种种,足以证明张良的谋略才华确实非同凡响,其影响力亦是极为深远广大。
秦始皇在位鼎盛时期。就在这样一个看似固若金汤的局势下,有一人竟敢密谋行刺这位威震天下的帝王,此人便是张良。这一壮举充分彰显出他那超乎常人的胆识和谋略。
在原本的历史长河里,张良毅然决然地投身于反抗暴秦的洪流之中,并选择辅佐刘邦西进。一路上他们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但凭借着张良的智慧与勇气,最终还是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战果。
先是在曲遇之战中,张良妙计频出,使得刘邦大军一举击溃杨熊所率领的秦军。随后,当面对南阳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时,又是张良献上奇策,帮助刘邦成功攻克此地。紧接着,在攻打峣关之时,张良再次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指挥军队大破敌军防线,从而为刘邦率先进入关中、灭亡秦朝铺平了道路。
当秦王子婴出城投降后,刘邦满心欢喜,自以为已经成为了这场战争的最终胜者。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他,竟然打算留在奢华无比的阿房宫中尽情享乐,从此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尽管樊哙等一众将领苦苦相劝,但刘邦却不为所动。
就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张良挺身而出。他深知此时绝不是贪图安逸的时候,于是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出发,向刘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详细分析当前形势,指出若贪恋秦宫的财宝和美女,必将失去民心,而且会给项羽留下可乘之机。相反,如果能够及时封存府库、率军返回霸上,不仅可以赢得百姓的拥护,更能在未来与项羽的争夺中抢占先机。
经过张良苦口婆心的劝谏,刘邦终于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险些犯下大错。于是他听从了张良的建议,果断放弃了在阿房宫内享受荣华富贵的想法,下令封存府库、还军霸上。正是由于张良的这一番高瞻远瞩的劝告,才让刘邦得以在风云变幻的乱世中保持清醒,为日后与项羽逐鹿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鸿门宴上,局势可谓千钧一发。就在这生死攸关之际,足智多谋且忠心耿耿的张良挺身而出,全然不顾自身安危,毅然决然地展开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行动。
他深知项伯乃是项羽的叔父,与其交情深厚,于是赶忙私下请求这位老友能在项羽跟前多多为沛公刘邦美言几句,尽量化解双方之间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与此同时,张良更是亲自陪同刘邦前往那充满凶险的楚营,向项羽当面表示友好和臣服之意。
也正是由于张良这番巧妙周旋和不遗余力的努力,刘邦最终得以成功避开这场几乎注定要降临的灭顶之灾。随后,他们施展出一条妙计——火烧栈道,以此来迷惑项羽,让其误以为刘邦已无东进之心,从而放松了对刘邦军队的戒备。
而项羽呢?对于刘邦率先入关一事一直心怀不满,耿耿于怀。所以,当分封十八路诸侯之时,他便故意将刘邦封为汉王,并把其封地定在了偏远荒凉的巴蜀地区。要知道,那时的巴蜀可是秦朝专门用来流放罪犯的地方啊!面对如此不公的分封待遇,刘邦自然是怒不可遏,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甚至一度想要不顾一切地与项羽决一死战,拼个鱼死网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 活人深处 缘剑劫 诺克萨斯的荣光 末世多子多福:我打造最强安全屋! 我没落网,凭什么说我有罪! 朕,乃万岁! 小富则安 科普氧气有毒,全网骂我有病 种田摆烂修仙发癫,主打随机应变 田园农女一品诰命 第一次穿越全球高武 六界传奇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末日救赎之歌 冰与火之谷地雄鹰 病娇青梅在我身边 功德金仙,从斩奸除恶开始 术法界 娱乐圈第一深情?我可是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