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章李治就藩“谢皇兄!”
李治略显腼腆的起身,说明了来意:“启禀皇兄,臣弟今日是来向母后辞行的。朝庭已经议定,成年亲王有封地的,都需前往,臣弟不日也将起程,去往藩地。”
“此事主要是针对其他藩王的,还有通过藩王催促世族和勋臣们加紧经营藩地的。九弟不用着急,现在已经入秋,不如在长安过新年,等明年开春了再去也来得及?”
李言话音一落,李治一脸为难的看向长孙无垢,很明显,他好像也并不想离京。
“今日是母后把稚奴叫来,让他去就藩的。”
长孙无垢却是接过了话头,摆了摆手,神色严肃的说道:“即然这是你父皇安排好的,他们也已成年,各有封地,就该马上去。朝庭建藩的目地,就是让皇亲勋臣守卫边疆。”
“之前是你父皇出事,紧接着又新皇登基,这才耽误了。”
“如今诸事已毕,他们还留在长安做什么?边地镇守关系着大唐的安危,一刻也不能耽误。而且各地的百姓,没有官员管理,也会十分混乱,他们早点儿去接手,也好安抚民生。”
关于亲王就藩之事,长孙无忌也找她谈过,目前的大唐并不安稳,太上皇的离开,导致各方权力四散,皇帝手中并没有镇慑天下的实力,这个皇位还不稳当。
世族的事情告一段落后,这些亲王们就要离开长安,各方势力中的文臣武将,要么带去封地,空出来的职位朝庭重新任命;要么就要重新聚合到皇帝麾下,加强皇权。
皇帝的权力太小,会使得他们这些中枢朝臣们办起事来,碍手碍脚,总是没有太上皇的时候顺畅。
原以为李言登基后会使劲抓取权力,是以臣子们摆开了对抗博弈的姿态。谁知道李言根本就不在乎,在处理高阳一案时雷霆乍现后,就缩了回去,摆出一副无为而治的态度。
长孙无忌之前只想着压皇帝一筹,拿到权力。
现在权力到手后,又发现皇帝太过弱势,实在是不利于治理,搞得他这个首辅大臣的影响力也大受影响。是以他比李言更迫不及待的想要加强中枢的影响力。
长孙无垢最初还想把李治留在长安,她虽然有三个儿子,长子做了皇帝,就是献给了江山社稷;次子李泰和自己不亲,又被圈了起来;唯有幼子李治,可以留在身边享天伦之乐。
谁知长孙无忌一下就给否了,告诉她,就是留谁也不能留李治。
李治是太上皇曾经看重,并力排众议要推到帝位上的人,在新帝眼中,比之其他兄弟更加忌惮。若是李治留在长安,早晚会兄弟相残,重蹈玄武门手足相残的覆辙。
不但不能留,反而要尽快赶去封地,远离长安这个是非之地。
长孙无垢虽然舍不得儿子,可想到长孙无忌说的也是实情,如今大位已定,就连储君也立了,幼子再待在长安,确实会让所有人都不舒服,趁着现在兄弟还没闹起来。
早日离开,未来也能落个善终。
手心手背都是肉,长孙无垢只能以大局为重,今日专门传召了李治,叮嘱他马上收拾行装,要带头响应朝庭的号召,正殷殷不舍的交待着,李言就过来了。
“也好,九弟的封地是在匹播城,那是吐蕃以前的王城。”
李言也没再多说什么,实际上,他是巴不得这些亲王们都赶快离开的,此时当着长孙无垢的面,还是展现出一些兄弟亲情:“整个吐蕃,这里是最为繁华的。”
“松赞干部和大相禄东赞经营了十多年,想来依九弟的才能,会让这里更加繁荣的。”
贞观八年,松赞干布即位为吐蕃赞普,年仅十三岁,并依靠论科耳,尚囊等辅臣,讨伐叛乱,统一吐蕃。
当唐帝国称霸中原时,松赞干布也已称雄雪域高原,完成了对一些小国的兼并,定都逻娑,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并积极谋求与唐朝建立密切关系。
从公元634年始,他两次派大相禄东赞出使长安,向李世民求亲。历史上。在公元641元,李世民两次征伐未果下,终于同意了松赞干布和亲的请求,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
至此,大唐未在对雪域高原用兵,再加上文成公主的陪嫁中有大量中原的先进文化技术,造就了吐蕃飞速的发展,最终为大唐以后的战乱埋下了隐患。
在这个世界中,李言在大唐和吐蕃发生战争前,抢先发动西征,用突厥的强兵,如后世蒙古横扫西域般,把吐蕃扼杀在破茧成蝶的关键时期,并进行了残酷的清洗。
落得一身骂名的突厥退了出去,把解救西域百姓于战乱中的美名留给了大唐。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开局一把斩魄刀,打造最强雾隐村 斗罗:从被比比东骗去喝茶开始 回到治沙村我用空间治理沙漠 同时穿越:我于诸天铸就不朽之名 直播算命:归来真千金是玄学大佬 乱臣贼子朕当娶之 开局杯酒释兵权,我竟登基了 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 洪荒:吾东华帝君,立不朽仙庭 炼神丹!御神兽!废材大小姐竟是绝世帝女 宇智波重瞳写轮眼,灭族夜镇压鼬 重活一世,我选择加入魔宗! 遮天:我真有大帝之姿! 目击流,不负皇图不负卿 诸天:开局穿越长津湖 宝可梦的恐惧之主 落雨夜清寒 绝世:都穿越了谁还做唐三女婿 1991我的年代华娱 通缉犯:黑化了,但没完全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