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整顿吏治开元兴,募兵开源白隆愿第821章整顿吏治开元兴,募兵开源白隆愿
开元八年
经过姚崇、宋璟两位右相的协助,李隆基成功消除朝政上自武后以来的吏治弊端。
先是明确宣布:“官不滥升,才不虚授,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因为自显宗以来,王妃、公主与权戚肆意操弄朝政,随意卖官鬻爵,出现大量不经吏部程序上任的“斜封官”。
致使请托之风日盛,员外、试、检校等官名目繁多,冗官滥吏充斥官府,极大地增加了国库的开支。
李隆基任命性情刚直,处事公正严明的白志高为吏部尚书,严格执行铨选制度,裁汰冗员。
短短一年时间,经由吏部罢免的员外、试、检校官多达两千多人,李隆基亲自敕令罢除的五品以上官员就有多达两百多人。
随后规定,今后凡没有战功及别敕,吏部、兵部不得注官,这样既克服了官吏冗多、人浮于事的现象,提高了官府办事效率,又减省了国家对官员的开支成本。
使得李隆基能够加大对其他地方的投入,使得一直以来得不到充足补充的西北、北方军队可以满额。
紧接着,由于之前的风气是重京官而轻外任,使得地方官都是选用年高而才疏者充任。
为了革除这一弊端,李隆基特意下制令,从京官中选用有才识者到地方任都督、刺史,又从都督、刺史中选拔有政绩者任京官。
以平衡中央、地方之间权重。
而且李隆基还特别重视县令的选任。
一年李隆基专门在大明宫宣政殿召集这一年新选任的县令。
亲自出题,亲自监考,以考查他们是否通晓经国治民之道。
结果最终二十多人不入第,暂且让赴任就职,另有四十五人被淘汰,“放归学问”。
同时,还颁布了《整饬吏治诏》,每年十月委派各道按察使对刺史、县令的政绩进行考察,分为最、中间、殿三等,依次定为优劣,作为改转升降的依据。
经过一系列的措施,大唐终于恢复了高宗时期的政治稳定,中央到地方,不再是一片混乱、无序的状况。
解决了内部的问题,李隆基开始将目光投向外部,以及军事。
不过因为民间土地兼并盛行,豪族土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使得大量自由农变为佃户,甚至许多农民从土地上逃亡,均田制遭到严重破坏。
而基于均田制所施行的府兵制也跟着被破坏,极大的影响了军队的后备兵源,士兵逃跑现象极为严重,军队战斗力也很低,无法和强悍的突厥军队抗衡。
这也是造成如今后突厥坐大,西域不稳,辽东各族四处劫掠,南疆蛮族叛乱,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原因之一。
甚至于高丽半岛的驻军都被削减十之五六,大唐在倭国的驻军也少之又少。
好在掌控着由唐人编练的精锐联合军,才使得倭国没有脱离掌控。
为了寻找解决办法,有两个人为他带来了对策。
一者兵部尚书张说,提出改府兵制为募兵制,以金钱、田地等物品募集职业军士,替换从地方征召的府兵。
二者为户部尚书白云峰,提出增扩财政,重开南洋,打通大唐与大食之间的海上商路。
看着面前的两份奏书《臣张说上书改府兵为募兵疏》《臣白云峰请求重开南洋疏》李隆基陷入了抉择。
但很快他就露出了笑容,这有什么选的,朕全都要。
七月,李隆基任命张说招募大使兼任兵部尚书,领朔方节度使,设朔方营,兵员全是招募而来,兵额暂定五千。
半年后,朔方营开赴灵州,面对突厥骑兵,以检验战斗力。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同时穿越万界,还要深蓝加点 九星霸体诀(番外) 氪金大佬的自我修养[综] 能看见血条的我纯度极高 加油啊,武医生 绝对沦陷(1v1 父女 h) 两界:从低武肝出个仙武巨擘 风止(np) 长生从迎娶大嫂妹妹开始 艳杀(1v2) 一人之下,天官赐福 给他们一点小小的搞笑系癫佬震撼 华娱:从03年开始做导演 折探花 [综漫] 捡到暹罗猫版的透子后 [综漫] 猫猫我啊,养两脚兽捏 雨季(1v1骨科) 火影之无限新世界 别碰我蛋挞(骨科、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