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尚书倒是有些诧异,不想他会这般说,这段时日相处下来,他对沈陵的印象是比较严谨细心的年轻人。
左尚书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但还得看皇上如何决断。”
最总决断还是要看圣上,不管他们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圣上不同意,怎么都没用。但圣上是英明之主,当初大多数官员站圣上这边,不乏是因为圣上能听进谏言,作为臣子,自然最希望君主是这样的。
所以还是得说通圣上。
回去后,沈陵让他们把关于江南织造的卷宗都找出来,把相关的数据都找出来。
他该从何处入手呢,必须要有理由才行,谁都知道织造赚钱,但比钱更重要的是天下,江南一带是粮仓,江南一带产出的粮食不光能够自给自足,还能供应别处。小农经济的脆弱也在于,一旦供给系统出了问题,天下就不太平了。
这也是为什么天灾过后,更容易出现起义。
沈陵抽丝剥茧,其实根源不在于织造,还是在于农业,首先得保证农业才成,其次织造一定是要稍微抑制一下,但拦腰斩可能会让织造业一下子就没了。
如何抑制织造业的发展速度,在他看来这点规模还是太小了,但在古人眼中,这已经超出寻常的发展了。
沈陵翻阅着卷宗,目光落在赋税二字上,心中有个想法渐渐清晰了起来。
之前他便想过增加商品税,使朝廷得到商业发展的好处,但加税对于商业有好处有弊端,弊端之一就是增加了成本,一旦收税商品价格也会上涨,从这个角度,也是有一定抑制作用的。但沈陵相信只要不是拦腰斩,收税阻挡不了商人,只要有利润,商人们就会想方设法去降低成本。
沈陵大脑一个激灵,浑身都像是被电流走过,想通了这一点,他便有些兴奋,立即扯出纸和笔。
他赶紧先把自己的设想写下来,第一肯定是要保农业,保农业就是保农田,一定要控制农田保有量,保证田有人耕,如果家中有田地却无人耕种,必须收到惩罚。第二就是对织造收税,如何收税这是后话。
可能是上辈子做实验做多了,沈陵喜欢用数据说话,他选取几个府城专门研究,苏州府、嘉兴府是目前织造最为繁荣的,他把这几年几个府城的农业、织造业的数据都列出来,以说明农业并未收到织造业的影响。
而因织造的发展,这几个府城的百姓生活水平反而提高了,家家户户都侍桑蚕,织布,这些就比种田赚钱。
他想到曾经听说苏州府那边女人立女户,如今想来可能是因为织造业,织造业主要就是女人来做的,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后世民国开始长三角那一带,女人的地方就不低了。
沈陵熬了两个夜晚,翻阅了江南数十个府城的卷宗,数据列了十几张纸,为了让自己直观一些,他还画了折线图,不知不觉就写了五六页,还意犹未尽,有些地方在奏折当中无法全部讲述,只能略写一下。
虞衡司如今对江南道递上来的公文极其重视,由于上面警示,下面江南的官员也递了公文。
沈陵如今有些犹豫,他这份奏折不知该直接递给圣上,还是先递给左尚书,他主要担忧左尚书直接不认同他的想法,忽然想起来老师曾经和他说过的为官之道。
以他的品级他有直接上奏的权利,但细想之下,还是先得和左尚书商议,若左尚书认同,由左尚书上奏最为合适。官场便是如此,功劳是由上往下分配的,即便下面做的更多。在地方亦是,功劳上报是由位最高者向上报。
如若他直接向圣上上奏,得罪了左尚书,不仅他的提议会被砍掉,他的升职之路绝对会受到限制。还是先同左尚书商议商议,有他的支持也会更容易。
沈陵把自己的奏折放入公文一道递给左尚书。
当日左尚书邀他一道饮一杯,沈陵欣然应允,左尚书选在了一家巷子深处的小酒家,两个人都换下了官服,似是寻常的富家老爷,并不引人注目。
身旁的侍者为他们斟好酒,两个人轻轻碰了一杯。
左尚书抿了口酒,哈了一口气,问道:“知道我是为何约你吧?”
沈陵点点头,笑着说道:“大人独找臣可是有何想法?”
左尚书微微眯起眼睛,难得笑了起来,干瘦的脸显得有几分和善,左尚书捏着酒盏,道:“孝原,写这奏折用了多久?”
“回大人,也没多久,下值之后便回去写,用了两夜。”沈陵恭敬道。
左尚书回想那奏折的内容,道:“你的奏折写得很特别,与众不同。”
沈陵看着他的肃容,心里微微尴尬,尚书大人其实想说的是他写的一点文笔都没有吧,干枯得很。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惊悚登录:别惹那个恋爱脑邪神! 我崩了全书反派人设 男喘博主翻车记(1V1H) 凤渊(女尊h) 男喘博主翻车记(1V1H) 被我抛弃的人登基了(穿书) 混子与妓 休想妨碍我学习[穿书] 猎艳大唐 官场:分手后,我转身考上省组部 消费系男神 [综聊斋+白蛇话本]女主她谎话连篇(nph) 阿福呀(1v1&& h) 可妻(偏执) 混子与妓 关于掉马的那些事儿 转生成恶役性转该如何是好 为师不善 斗罗:在天水女装十年,我无敌了 教反派爸爸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