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有名的《西学东渐记》,便是出自容闳的手笔。
后来容闳还负责起了清代留美幼童的相关事宜,从1872年8月11日开始,接纳了120位清朝派出的留美幼童。
在这120人中。
最终有1人考入哈佛,22人考入耶鲁大学,8人考入麻省理工学院,10人考入哥伦比亚大学。
其余不少也考入康奈尔以及宾夕法尼亚大学。
华夏著名工程师詹天佑、水木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鲁东大学第一任校长以及复旦大学创办人都是当年的留美幼童。
顺便说个很有意思的事儿。
欧·亨利大家都知道或者听过这么个人吧?
就是那位经常可以在评论区看到‘经典欧亨利式结尾’的欧·亨利,他曾经就被这些学霸破防过:
他在1877年从姑姑的私立学校毕业后进入高中,正好遇到了第一批留美幼童考上了高中,结果就在学习上遭遇了无情的吊打。
他在与阿索尔·埃斯蒂斯写信的时候曾经破口大骂:
“那些华夏人太xx会读书了,读读读,读个xxxx....”
而除了容闳外,华夏近代第一位赴欧洲留学的则是黄宽。
他先是和容闳一起远涉重洋,考到了海对面马萨诸塞州的孟松中学。
接着在1849年赴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学医,并且顺利取得了医学学位。
所以近代华夏留学生出现的时间还是很早的。
但如果将范围缩小到欧洲顶级大学,那么相关时间线就要大幅度推后了。
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剑桥大学的华夏人叫做苏本铫,他在1892年就进入了剑桥大学圣约翰书院研读英文,但1907年才顺利取得学位证书毕业。
因此在历史上。
第一位获得剑桥大学毕业证书的华夏人是伍连德,1896年考入的剑桥大学,1900年获得了学位。
可眼下不过1850年,一鸦也还没有爆发。
为什么在剑桥大学的开学典礼上,会突然出现了一个华夏留学生?
这可比原先的历史轨迹提前了四十多年!
要知道。
促使本土大量派出留学生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一鸦爆发,国门被叩开的缘故呢。
并且看他身后的长辫以及有些蹩脚的英文,显然不太可能是早先华夏移民的后代。
不过很快。
徐云又想到了另一件事。
那是在几天前的图书馆里,当时他在确定了眼下欧洲生产力水平大约接近1900年的时候,心中忽然冒出了一个疑问:
为什么在这种生产力水平下,本土反而能苟到现在不被侵略呢?
如今想来......
这个疑问与田浩所能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彼此之间会不会存在着某些关联?
隐约间。
这种将破未破的感觉,让徐云想到了自己上辈子从知名断章达人裴屠狗那儿学到的断章术。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轩玄大帝 你对机械猫耳有什么意见吗 渣攻从良记/再续前缘+番外 野兽嗅蔷薇 刚成仙神,子孙求我登基 未来乘风远航 诡情债+番外 脱与逃/恋上一片雪 当我成为游戏不可攻略NPC 只谈钱不说爱 十世渡尘者 你再亲我一下 坏小子+番外 装傻和眼盲反派联姻后[穿书] 我们家很穷 暗巷1 一篇换攻文 我的男友是怪物+番外 末世掌上七星+番外 为美好群星献上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