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偏偏赢了,这本身就是个奇迹。所以靖难之役自古以来关注度都很高。很多人都在研究,朱棣怎么成功的?】
朱家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满心满眼都是疑惑。即使是他们这些自家人,都不敢想象朱棣能够成功。
【这就要从朱允蚊说起了。
俗话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往表面看,朱棣造反是建文帝削藩不当造成的苦果。其实,往深层次看,这是“建文新政”的问题。
朱元璋在位比较重武轻文,而且总兴大狱。
朱允蚊上位之后,觉得这不好。他熟读儒家经典,觉得应该重用文官,各种制度也不应该这么残酷。然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史称“建文新政”。
建文新政初衷是好的,但推行得太快,导致内部出现了分裂。
在中央,南方文官集团受到重用。一部分武官被迫分出手上的权力,所以很不高兴。在民间,百姓已经习惯了朱元璋的制度,这么一改,他们很不适应。
很多学者觉得,建文帝心里没有数。他如此年轻,也没有什么功绩,威望不如朱元璋,本来就主少国疑,最好的办法其实是继承朱元璋的国策,适当小改就行了。
建文帝如此大刀阔斧地改革,否定朱元璋的思想,导致人们的思想出现了混乱。
所以朱棣造反的时候,宣称:“皇上是被周围那些文人带坏了,乱改太祖留下来的政策,必须清除掉这些文人,把大明带到正确的道路上。
总之,很多老派的文臣勋贵武将对朱允蚊挺有意见,干脆不怎么管这个皇家内斗了。还没打仗,朱允蚊就已经输了一半。】
一群兄弟侧目而视,好家伙,这侄子上台就否定朱元璋,真是孝顺!
朱允蚊跪在地上,恍恍惚惚。朱元璋年纪大了,他随时有可能坐上皇位。他并不是条咸鱼,反而年轻气盛,想做出一番事业。
明明他锐意改革,对天下是好事,结果反倒错了吗…
>>
朱允蚊回过神来,连忙试图解释:“皇爷爷,你听我解释,开国的时候以杀戮为主,后来已经到了守天下的时候,当然得变更国策。
朱元璋其实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不然也不会让子子孙孙都按照祖训来做。
他摆摆手:别说了。
朱允蚊:“皇爷爷——”
朱元璋罕见地发了火:“滚一边去,别搁这满嘴喷粪。都让你别说了,你听不懂人话吗。别吵我听天幕!
让我听听,都把李景隆他们留给你了,你为什么会输?朱允蚊手足无措,讷讷不言。
他的叔叔们心中唏嘘,可能是隔代亲吧,父皇经常凶他们,但是对皇太孙可是一等一的好,几乎没红过脸。
他们一直有点小酸,现在却平衡了。父皇的嘴臭大礼包,不能只有他们享受啊。
【建文帝另一个重大失误就是用了大明战神李景隆。】天幕此话一出,李景隆等人都愣了。既然是失误,又为什么要叫大明战神?
【本来那几个将军都打得挺好的,但建文帝非要换了他们,让李景隆当大将军,去征讨朱棣。白沟河之战,李景隆率领六十万大军,朱棣据说只有十万人。李景隆本该全胜,结果大败而归,损失数十万人。朝廷诸臣请求诛杀李景隆,但建文帝不允。
后来,朱棣打到了京城,李景隆和其他人开门迎接燕军进京,史称“金川门之变”。此后,朱棣继位,是为永乐大帝,朱允蚊失踪。李景隆官拜太子太师,位列群臣之首。很多人都想不通,他到底怎么输的。所以有人猜测,李景隆要么是草包,要么是朱棣的卧底。】
六十万打十万,输了?!
天幕下,朱家人都傻了。
宁王朱权:父皇跟陈友谅的生死决战也不过是二十万人战胜了六十万人。四哥,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和朱棣的战绩相比,朱元璋引以为傲的事迹都拿不出手了。
他们心里都泛起了嘀咕,战绩太夸张了,李景隆不会真是卧底吧!
朱元璋神色莫名,看了一眼直发抖的李景隆:“你到底是奸细还是什么呀?”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而且战功赫赫,是开国名将。李文忠生下了李景隆,所以李景隆可以喊朱元璋一句舅爷爷,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
朱元璋对他抱以厚望,经常督促他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男女关系 相思无别离 雨秦/神经病恋爱指南 逝水伊人+番外 天才反派的绝色美人妈重生了[八零] 韶华+番外 (射雕同人)射雕之恰恰桃花+番外 (陆小凤同人)天地为证 小凤为媒 错认反派师尊的下场 我爱宁静路之今生只为你+番外 我爱宁静路之窗外的风景 喜劫良缘 悠闲大地主 地球崽崽星际爆红 (网王同人)浅草佳叶 婚姻支付宝/不易居 成辉的新衣 午夜被占为妻:最离奇凄美人蛇恋 嘿!胖子 夫君他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