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的名额问题
神舟五号任务的顺利完成,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成为了2003年末最热门的话题。
尤其是那一大段航天员在返回舱内工作的视频片段,更是在播出的一天以内就被各大媒体所转载。
也正如奥基夫所猜测的那样,甚至包括很多外国媒体,也对这一段内容充满兴趣——
主要是新鲜。
毕竟,尽管人类进行载人航天活动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但其实直到21世纪以前,外界能够直观看到的内容都相对有限。
基本只有一些经过剪辑的特定片段。
也就是2001年国际空间站初步投入使用以后,才有了一些稳定的画面来源。
因此对于大众来说,航天任务还是有不少神秘感的。
而神舟五号这二十来分钟的舱内画面,虽然航天员全程都没怎麽动地方,飞船返回舱内部的空间也相当逼仄,但好在互动程度拉满,480p的视频质量放在21世纪初这会也称得上高清。
还是连续且实时的。
实际上早在八十年代,美国人就考虑过,利用彼时刚刚建成的高覆盖率中继通信网络对太空活动进行长时间连续直播,以在宣传层面进一步压倒苏东阵营。
为此还特地选拔出了一名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作为太空人,计划对全国中小学生进行太空授课。
但她乘坐的,恰好是那架倒霉的挑战者号太空梭……
事后nasa宣布不再允许普通民众参与太空梭任务,这一「教师在太空」的项目也就只好被搁置下来。
后来随着冷战结束,美国更是没了这方面的需求。
结果就被华夏给抢了先。
作为应对,在美国东部时间10月16日傍晚召开的发布会上,nasa向华夏同行表达了明显言不由衷的祝贺之后,也表示会考虑在下一次远征任务中携带相关设备,以向地面展示命运号实验舱或团结号节点舱内部的一些日常情况。
甚至还计划在nasa的官网页面上单开一个频道,专门展示这一类影像内容。
应该说,单论在航天领域的技术,美国毫无疑问是占优的。
起手就是一个几乎长期持续的项目。
但明眼人却不难看出,这完全是受到华夏刺激之后的被动行为。
反倒显得没了格局。
当然,考虑到眼下美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大家也不可能为了这麽个事就马上就倒戈华夏。
但要说心里一点想法都没有……
那绝对也是假的。
至于华夏这边,宣传重点还是放在了航天员和飞船本身上面。
其实也有记者关注到了那一段画面背后的技术,不过在常浩南的要求之下,最后只是以「天基数字图像传输系统」的名义,进行了模棱两可,甚至带着些诱导性质的报导。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电子咒术师能靠键盘袚除电子咒灵吗 病弱反派的联姻小财迷[娱乐圈] 我在末世开疯人院 网恋分手后对家找上门了[娱乐圈] 炮灰的人形外挂 孟婆小传+番外 远方有棵星星树+番外 穿成残疾上将的小人鱼 披着美强惨马甲的我刀哭直播间 披上马甲我就是靓崽 伪装成NPC后我被迫打工[无限] 瞳孔中的暗恋者+番外 全海洋都以为我很凶残 [猎罪图鉴]安全区 和天花板撞脸的我要怎样摆脱修罗场 农家小相公/农家一枝春 世间唯有一个你+番外 仙女苏玛丽 我竟然是美强惨? 穿成屑首领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