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则认为光虽然具备二象性,但二者并非五五开,而是以某种性质为主导。”
“后者在这个理念的基础上,分成了波动多数派和微粒多数派,也叫波党和粒党。”
徐云轻轻点了点头。
谢顶男生说的‘前情提要’并不难理解。
就像后世后宫文一样。
多女主的事实谁都承认,但在讨论到某某女主戏份的时候,很多粉丝就会经常为此争个不停了。
有些人认为大家应该和和睦睦。
有些人则认为自己喜欢的角色是女一,其他尽是暖床丫头。
如今这个时间线的波党和粒党,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情况。
随后谢顶男生摸了摸自己稀疏的头顶,继续说道:
“牛顿爵士本人早期坚持的是微粒说,不过在收到肥鱼先生的那封信后,他的态度便改为了中立,并且发现了波动说的有力证据之一——牛顿亮斑。”
“待牛顿爵士故去,波动说便盖过了微粒说。”
“接着在1807年,一位名叫托马斯·杨的年轻人设计了一个实验。”
“他在发光源前面放置一块有两条夹缝的不透明板,光或粒子通过夹缝,最终抵达感光底片,通过底片分析其物理性质。”
“如果底片形成的是干涉条纹,那就说明是波产生了干涉。”
“如果底片是两条亮纹,那说明粒子像小球一样穿过两条夹缝打在感光板上。”
“最终底片上出现了干涉条纹,由此波动说的风头更甚,波党占据了绝对优势。”
“甚至还有人给粒党打造了一副棺材,放到了粒党知名支持者威尔金斯·约尔的门口。”
“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去年,才被罗峰同学你所展示的光电效应给扳回了一城。”
啪啪啪——
待谢顶男子说完,徐云便主动鼓起了掌。
很早很早以前提及过。
在十大物理实验中,有一个实验占据了其中的两个名额。
这个实验就是杨氏双缝干涉。
它的设计方案就像谢顶男生所说的那样,靠着夹缝来观察光的属性。
简单而又容易上手。
甚至花两吨早餐钱,你也能在家重复这个实验:
找一支激光笔,一张稍微硬一点的纸或者薄塑料片——建议用烧烤的锡纸,接着用刀片划出边缘整齐的靠得很近的两条缝。
再找到一面白墙,关上灯就可以做了——嗯,这里说的是做实验。
在原先的历史中。
杨氏双缝干涉曾经一度将微粒说逼到了绝境,险些把小牛的棺材板都给掀了起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历史的惯性。
在这个光学发展得到加速的时间线里,有许多知名的理论或者现象的发现者都被换了个人。
但托马斯·杨这个神童,却依旧如同原本历史般设计出了这个实验。
不过由于小牛早就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杨氏双缝干涉对光学造成的影响倒是削弱了不少。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暗巷1 轩玄大帝 野兽嗅蔷薇 十世渡尘者 末世掌上七星+番外 装傻和眼盲反派联姻后[穿书] 一篇换攻文 当我成为游戏不可攻略NPC 刚成仙神,子孙求我登基 我的男友是怪物+番外 我们家很穷 你再亲我一下 坏小子+番外 脱与逃/恋上一片雪 为美好群星献上祝福 你对机械猫耳有什么意见吗 诡情债+番外 只谈钱不说爱 未来乘风远航 渣攻从良记/再续前缘+番外